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古路坝大教堂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
城南12公里董家营古路坝村
古路坝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坝”之一
大教堂是当时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
古路坝大教堂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12公里董家营古路坝村。古路坝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坝”之一,大教堂始建于1888年,是当时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
公元1888年(光绪十四年)(意大利神甫安廷相任汉中教区首任主教,主教堂设在城固县南乐古路坝,开始征地建教堂。公元1893年(光绪十九年),意大利主教拔土林任主教后,在古路坝大兴土木,平掉一座山头,修建主教堂。
主体建筑均为二层楼房,主要有钟楼、主教公馆、小公馆、修道院、育婴堂、养老院、拉丁修院、大学堂、拉丁学校、碾房、仓库、地下室等,共计505间,各楼相互连接,教区垣墙四角筑有炮楼。
1938年4月3日,教育部令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又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1938年7月27日,教育部长陈立夫发出训令,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西北工学院。
8月10日,以李书田为主任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10月开始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地招收新生,11月12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随后北洋大学、东北大学、焦作工学院相继复校。因西北工学院保留建制,且办有成绩,教育部决定西北工学院迁至陕西咸阳新校址。
新中国成立前夕,外国传教士全部回国,国内教职人员返回家乡,或就地安置为民。古路坝教堂内办起了学校。
“文革”中教堂房舍大多拆除做了它用,仅余主教堂院和修女院两处建筑。
主教公馆,座南朝北,回字形封闭式砖木结构,小灰瓦房面,占地68.4×50米,房檐滴头为“寿”字三角形。门楼之间,重檐两滴水,四角起翘,左右各十三间厢房。正殿五间,高大宏畅,歇山顶,楼阁式。为增加气势,墙腰外加悬山檐,视角上仿佛二层。大殿内天花板上绘有西洋画。窗为下方上圆西洋式,窗沿、窗边用汉白玉或青砖雕镶,浮雕为花卉人物、传说故事等。整体建筑有廊,廊边施以石条,地面镶铺方青砖。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后,现为教职人员使用。
主教堂有意大利运来的合金铸钟一口,喇叭形,通高74厘米,口径70厘米,四系,原铸有罗马文字及装饰图案,已磨毁。钟音脆响,传之久远,有别于国内铸钟。另有太平缸一口,青石雕成,126×126×75厘米,上大下小,呈倒梯形,雕有花卉、动物,刻有“太平缸”三字,做工精良。
修女院坐东向西,占地70×50米,砖木结构,灰瓦房面,有脊兽,楼阁式回字封闭建筑,门、窗均为下方上圆西洋式,石条压沿,内铺方砖,共48间房舍。因年久失修,加之空闲不用,院内灌木杂草丛生,甚觉荒凉。
古路坝与华西坝、沙坪坝成为抗战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坝,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古路坝天主教堂构思巧妙,设计独特,工艺精良,将中国建筑工艺与西方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一体,是地方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是研究中国宗教史、文化史、教育史、建筑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古路坝教堂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 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