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冬夜送粮,就在这里装车!
冬夜漫长,人也“猫冬”,都会呆在家里躲避严寒,伴着窗外呼呼作响、劲刮的冷冽北风,香甜地进入梦乡。越是这时,我就越是回忆起往事……我忆起了知青年代的冬夜进城送粮。
夜里起身,寒风刺骨,四周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一点点光亮,再遇到刮夜风,尽管那天夜风不算大,但也真叫受罪!对我这个“儿时掌上明珠”来说,是一种脱胎换骨的砺炼!
“车老板”身着羊皮大氅,脚蹬“毡疙瘩”,头顶狗皮帽以抵御北大荒深夜的严寒。我们可就惨了,没有如此装备,只是离城时国家配给的黑棉袄、黑棉裤,脚穿棉胶鞋,鞋窠中塞些“乌拉草”,头戴一顶狗皮帽。
在通向城里的山路上,跟着马车一路小跑,跑累了,就坐在车上粮食袋子旁喘息一会儿,然后下车再接着跑,不跑不行啊,不然非把你冻坏不可!借着夜空的点点星光,马蹄声碎,乐感节奏悠扬,踏在暖泉到扎兰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也沉沉地踏碎了我儿时的梦想!
七十多里山路(我们是离旗里较近的公社,有的公社要行200—300里呢),漫长的山路几乎是全程小跑(自嘲自己比马拉松运动员还棒),呼出的热气,即刻结为冰凌,冻粘了头上的狗皮帽,到了城里,狗皮帽根本解不下来,都冻在了一起………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