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中华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华门始建于杨吴时期,曾是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的南门。明朝洪武二至八年(1369-1375年)在其基础上扩建,称聚宝门。
1931年,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华门,由蒋介石于双十节前夕题匾,并在东西两侧分别增辟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以满足车辆通行。
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组成部分。
2012年11月,南京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中华门所在的南京明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