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稽古书院是座很有名气的书院,位于天津城西北角,是文人集会之地。稽古书院原为稽古寺,位于天津城西北角(铃铛阁中学),一向是文人集会之地。该院专课经古,不设山长,仿会文书院请官署轮值主课,应试者均生员举人。
稽古书院经费是由天津府知府汪守正,倡率集捐三千金发典铺生息,支付月课费用。
该院创立时,曾得到曾国藩的大力支持,亲笔题写“稽古书院”的匾额,校训为:功诚勤朴。
1920年,稽古书院改名为稽古学校,教师由县里委派,校长从本地士绅中推选,以免贻误本地学子,唐端生被乡绅们推选为稽古学校的首任校长。1923年,安平乡士绅蒋南甫接任校长,接任后即扩大了招生,设置了4个班级,学生增至200余人,教师增至7人。
新中国成立后,稽古学校改为流泽中心学校,两年后又改为稽古完小,现更名为稽古书院。稽古书院是座很有名气的书院。其校龄之长,自当被人们引以为荣。稽古学校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古代书院,尤其是乡间小书院转变成新式学堂的历史。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