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廖仲恺何香凝墓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天堡城下,明孝陵以西,面临前湖,环境幽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陵墓布局对称,气势恢弘,为中山陵著名的附葬墓。
廖仲恺何香凝墓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而成。廖墓原在广州黄花岗,1935年6月迁葬于此。夫人何香凝女士1972年在北京逝世后亦归葬于此。
2001年7月,廖仲恺何香凝墓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碑文"廖仲恺先生之墓"为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现"廖仲恺何香凝之墓"为廖承志题写。
1972年何香凝病重之际,不断地呼唤着:"周公,周公!"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来到她的病床前,对她喊道(何香凝晚年耳聋,病重之际更严重):"老人家有什么要求,请告诉我。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来看望你。"何香凝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要火葬,要去南京!"周恩来总理当即就答应了何老的最后要求。9月1日她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
根据何香凝临终前的遗愿,9月6日,由邓颖超、刘斐、朱蕴山以及廖梦醒、廖承志、经普椿等人专程护送灵柩至南京,与廖仲恺合墓。前往北京火车站送灵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郭沫若等。
廖仲恺、何香凝的合葬墓地前面,分左右两条墓道呈弧形而上,墓道的两侧广植龙柏、青松,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墓道的尽头是一座半圆形的平台,平台下围有一圈石椅,可供祭灵者休憩。整个墓区的布局对称严谨,气势恢宏,在中山陵的所有附葬墓中,廖仲恺何香凝的合葬墓是极有特点的。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