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色与念 [转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色与念](//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一片深红色密集的寺院,我以为,它特别的神秘。
从敞开的大门向内望去,我是带着浓厚的敬畏,心思先于脚步停顿下来,整理了心情,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确定自己可以把这份凝重承担下来的时候,才踏实地往里走去。
这里的各种“门”,都是有讲究的,不是所有的“门”都适合“人”的进入。仔细地听着导游的讲解,生怕惊扰了不该惊扰的神灵。
这里的僧人们,在小巷深处和殿中川行,脚步匆匆,神情淡定。
有摄影人在此拍片子。想必是记录片,有一部分僧人忙于协助拍摄。围观的人很少,大概各自都有自己的目标,感受和熏染神圣的气氛,拜谒班禅的精神普照,远比观望拍片更为凝重。
白色的墙,红色的墙,黄色的墙,黑棕色的牦牛毛编织的帷幔,黑框的窗棂,白色的窗幔,还有,至高的金顶。浓郁到极致的色彩,以及导游声情并茂的讲解,我像是游走到了一段时光隧道中,还以为西藏的色彩是一种民族的风情。然而,扎什伦布寺的故事和它的身影,揭示着一种信念,色彩之间传承的是一种信仰和精神。
僧人的红色袍子,原来是加持了所有的苦难,让自己来承受,以解脱无辜的民众的一种象征。
我沉迷在各代班禅的风云历练之中,虽然没有记住所有的争斗和决绝,但,置身在这里,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大殿的酥油灯和糌粑做成的祭品,在昏暗的灯影中长久地端立着,人们虔诚的眼神不停地扫过,多了一份敬重和一种仰念。
我在拜祭之后,在功德箱中留下了一些现金。
我相信,人与佛是讲究渊源的,邂逅了,也许是上苍的一种安排,我不能错过。
这样的气息笼罩的环境里,我显然应该把自己的景仰表现的更为诚恳一些。
看到一位老者,拿了一些食物,喂养着寺内的流浪猫,慈爱的眼神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自然且温情,就像这里的每一栋房子的那些工整的窗,就应该整齐和明朗、干净一样。
一切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支配。
金顶的屋子,溢满权威感。在阳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泽。
红色的廊柱,神秘的唐卡,有一间大屋内,念经声朗朗不绝,是僧人们集中诵经的地方,门廊的地上堆放着他们脱下来的鞋子,样子随意,我还闪念一下:他们还能准确找到自己的鞋子吗?摇头笑了一下,或许真都是多虑了,这是他们的必修课,大概天天如此。
进屋感受了一下,僧人们认真且各有表情,但有一点是统一的:熟练。
对于我们近距离的讨扰,他们无动于衷,显然,丝毫没有影像到他们的思维,或许,早就司空见惯,他们的日子就是这样,别说他们,此刻的我,也深深地沉浸其中。
我被扎什伦布寺的色彩所震撼了。
竟然有些诚惶诚恐了,冥冥之中我总觉得,我还会再来这里。也许除了色彩,还有一种深邃的执念。
很高的黄色的墙,有一个小小的高高的窗,我在下面的长椅上,显的有些渺小。远观游人们、朝拜的人们和僧人们不停地走过,那种气息让我宁静到可以听到风声。
真正的沉静,我感到透彻的思考人生的机会就在这里。
拿起了一个小石头放在玛尼堆上,缓缓地,像是行走在未来的路上,稳定的石头驻留在那里,我的思虑也留在那里。
酥油灯的光亮一直在闪动。
人那,都有佛心一片。
看夕阳渐渐地给寺院镀上了红霞,一种暖,降临在每一个窗口。
僧人们的脚步依旧从容,而我,却迟疑和不舍起来,也许,下一次的约定,已经在感念中执拗起来了。
细想一下,对于扎什伦布寺的留恋,就是因为导游异常兴奋的讲解和一路以来没有显现的对于西藏历史研究有深的才华。
很多时候,对于某件事情和某个地方的印象深厚,就是因为平常人做好平常事的一种热情和专注。
虽然我将不可避免地离开这里,但是,我相遇扎什伦布寺的感激,从此留下了一颗饱满的种子,会发芽,会茁壮地成长。
![[转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色与念 [转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色与念](//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