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风雨亭、廊桥、石拱桥、粉墙、青瓦……如此小桥流水人家的地方,让人仿若置身江南水乡。这里是闽北,武夷山脚下,下梅古村落。下梅村,初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万里茶路的起点。
下梅村位于梅溪下游,故名下梅。据说,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当年常常往返于上梅、下梅,留下了“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赞美梅香的诗句。
在武夷山,几乎家家都和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到春天,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茶、做茶,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茶的清香。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看似寻常的下梅村在三百多年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茶村,是闽北地区最富传奇色彩的地方。
下梅古村落的面积并不大,2.2平方公里,在县域行政区图中仅仅是个小点的小小古村落。竟连接着万里之遥的中俄贸易边城,连接着晋商。“鸡鸣晨光兴,祥云夹出千灶烟”,从下梅村流传的这首民谣可以想见当年的繁荣。它是晋商从闽北至莫斯科的万里茶路的起点。
邹氏家祠,是闽北茶商邹家的祠堂,也是整个村子的标志性建筑。两岸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0多座,老宅结构以砖木为主,石砌墙基,柱础以木为主,结合精巧,形成了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尤其丰富。
而今的下梅古村,街巷旁的宅堂内外,仍有三三五五的人扎堆在玩一种纸牌游戏,他们依旧过着四平八稳的悠闲生活,令那些远方的客人好生羡慕。
下梅村的街道很古老,狭窄且幽长,或土路,或细碎石路,路两旁多是古老的房屋。擎着伞走在下梅村中,认真的感受,将自己慢慢融进去。想象着鞋子踩在石板路上的踢踏声,想象着老屋屋角滴落的雨水声,想象着那把纸伞......徜徉悠悠古巷,宁静中感受曾经的辉煌。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