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1899年,绥芬河站建站,中东铁路时期称五站,边境站,即从俄罗斯海参崴排序第五站而得名。俄罗斯人一度称其为“边境站”。绥芬河站是中东铁路东部线终点车站,过境与俄罗斯铁路相连,时为二等站。
在绥芬河,有一段铁路是全国唯一的一套骑马式双道铁轨,这里就是三号隧道。三号隧道洞口两侧分别刻有始建1899年10月和竣工于1902年的时间标记。皑皑白雪中,一宽一窄套排的两条铁轨由此进入幽深的洞口。
驻守在这里的某部排长向记者介绍,宽窄不同的铁轨正是中俄两国不同轨距的两条铁路,这段铁路是全国唯一的一套骑马式双道铁轨,隧道长约百米,出口距离国境线500米,是东部线的第一个隧道。
这里也是我国唯一由陆军驻守的隧道,其余隧道都是由武警驻守的。1936年,这个隧道曾被侵华日军封死,断绝了中苏的铁路运输,直到1945年8月才打开。
绥芬河站候车室,建于本世纪初,属俄罗斯风格新艺术运动建筑,与满洲里站采用统一设计图纸,作为边境一等站,装饰有华丽的雨搭,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与环境和谐共存,形成艺术画卷。南北走向,约长40米。西通铁路站台,东门临街,南北二层楼。候车室为钢铁拱梁,室内宽敞空阔,多饰几何浮雕。候车室西侧正中门上有阳文汉字“绥芬河”,下是俄文。车站依山而建,旅客由月台登台阶出站。站舍虽有部分立面有较大改变。但整体结构和风貌依存,功能性不减。站舍墙面强调垂直划分,壁柱装饰,女儿墙高低错落,山墙和窗采用曲线构图,具有新艺术运动建筑特点。窗楣采用俄式传统图形装饰,色彩采用白色墙面、灰色点缀,体现出庄重典雅气氛。室内大跨度钢梁屋架,宽敞明亮;门窗厚重,室内几何型浮雕;围镶黄色木质墙裙,庄重华贵;黑白相间地砖凸显出俄罗斯建筑特有风采。
2015年底,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完成,新建绥芬河站,绥芬河站年货物吞吐能力提升至5000万吨,年客运能力1680万人。口岸站的全体员工本着“热情、便捷、 舒适、形美”的服务宗旨,为全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 。
绥芬河站房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1659平方米,于2014年4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于2015年12月投入使用 。总投资2.68亿元人民币。
绥芬河既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桥梁,也是承接我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被誉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牡绥铁路的改造升级必然会强化这一地位。
绥芬河站既是中俄边境的口岸站,又是牡绥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全线最大的站房。
绥芬河站新站房于2014年4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