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瑷珲的名字源于附近的瑷珲河。瑷珲又有“艾辉”、“爱乎”、“艾虎”、“艾浒”等多种称谓,皆为达斡尔语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可畏”的意思。
到了清朝,瑷珲成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驻地。因地处江东,与内地的交往颇为不便。1685年,清政府同意将黑龙江将军驻地由江左岸迁往江右岸,即今天的瑷珲城的位置,重新建筑城寨,名字仍为瑷珲。这就是现在的瑷珲古城。
魁星阁历来就是人们登高远望的最佳去处。登上阁顶,极目远眺,古城全貌、十里大江尽收眼底。然而,当看到江东大片沃土已不属于中华民族时,我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瑷珲魁星阁从始建至今,百余年间,历尽沧桑,命运多舛。1900年,沙俄侵略者将古城瑷珲付之一炬,整个城市变为废墟,魁星阁却奇迹般的得以幸存。复建工程历时3载。1983年7月16日,中共黑河市委、市政府为落成的魁星阁举行典礼仪式。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同志为魁星阁题写了“魁星阁”三字匾额。一年之后,来自逊克的个体雕塑家王卫德为魁星阁雕塑了栩栩如生的魁星像,为魁星阁复建工程划上了一个句号。
瑷珲古城的变迁史在时时警示后人:落后必然挨打,富强才能保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