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合作运动在凤县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抗日战争时期兴起的工业合作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军需民用物资十分匮乏。国际友人和国内各派进步力量——R.艾黎(路易·艾黎)、E.斯诺(埃德加·斯诺)和胡愈之等在上海发起工业合作运动,简称“工合运动”。他们组成中国工业合作运动设计委员会,起草《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主要内容分:1.中国迫切需要建设经济国防,2.建设新经济国防的计划。
中国共产党一直支持工合运动。1939年初,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正式成立,并派员到宝鸡建立工业合作社。同年,又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晋东南事务所。在延安亦建立了事务所。工合东南区的浙皖办事处曾深入皖南,组织工合社,支援抗日游击战争。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曾受工合国际委员会的委托,承制大批棉衣等转送抗日根据地。
1939年9月25日,毛泽东主席曾致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何明华先生,对该会在帮助中国抗战方面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深表感佩,并表示赞成路易·艾黎为解放区争取国际支援,给予了高度赞扬。
1946年2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迁沪,会址设在圆明园路。工合国际委员会由成都迁回香港,秘书汤逊则经常派驻上海。
1940年,在陕西双石铺筹设了培黎工艺学校,一直由路易·艾黎担任校长。1943年这个学校迁至兰州,1944年再迁河西走廊的山丹,先后培养了中等技术人才六七百人。
抗战胜利后,工合在收复区未能积极开展工作,原在内地的工合社逐年减少。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派沙千里等接管工业合作协会。不久,迁北京,由颜泽龙任代理总千事,1951年合并于全国合作总社。培黎学校于1952年迁回兰州,改为兰州石油学校。工合国际委员会于1952年在香港宣告停止活动。
1980年,胡愈之等以及工合老同志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恢复工合的活动。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于1983年11月召开了工合全国代表会议,推举薛暮桥为名誉理事长,路易·艾黎为名誉顾问。1987年9月,经主管部门批准,工合国际委员会恢复活动,朱学范任名誉主席,艾黎任主席,马海德、陈翰笙、丁恩、卢广绵任副主席。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