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它诞生于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1895年。1951年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盛宣怀是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人。
1895年10月2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光绪皇帝在奏折上御笔朱批,“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正式创建,校址在天津大营门外的梁家园。1896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北洋大学堂创建后,由盛宣怀亲自任督办兼名誉校长,他以“科教救国,实业兴邦”为宗旨,北洋大学堂以近代的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教育模式为蓝本,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学制规划,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传统意义上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北洋大学堂1902年迁至西沽武库新校址,是中国最早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大学,历史悠久,名闻中外,中国经济学家马寅初、革命活动家张太雷等均毕业于此校,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此校工作。
北洋大学堂旧址现存有南楼、北楼、团城三座建筑。南楼、北楼均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建筑布局对称,体形简洁大方,红砖墙面;团城为砖木结构平房,青瓦坡顶,青砖墙面。南楼现为第三教学楼,门上有牌匾“北洋工学院”。北楼现为第五教学楼,门上牌匾“北大楼”残破,字迹剥落,楼顶部有修整痕迹。
竹 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