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解放桥位于天津火车站(东站)西侧,连接河北区三经路与和平区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的跨河桥梁,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连接河北、和平两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
连接河北区世纪钟广场与和平区解放北路的解放桥,
最初建于1902年,于1923年重建,1927年正式建成。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 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天津站旧称),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9国租界,故得此名。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更愿意称它为“法国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
1902年法国租界当局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龙头车站附近(即天津站),修建一座桥梁,当时被称为老龙头桥。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开始修建此桥,桥梁共分四孔,采用变高度的连续钢桁架。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开始筹建新桥。1927年新万国桥建成,遂将旧桥拆除。
新建的万国桥于1923年开工,1927年竣工。原定工程费用以100万两白银为限。开工以后,造价大为提高,主桥增至152万两,拆除旧桥等增至39万两,共计190万两白银,遂成为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
该桥性能良好至今通车无阻,一直沿用至今。
万国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式钢结构大桥,桥长97.64米,桥面宽19.50米,桥身分为3孔,中孔为开户跨。开户跨为双叶立转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桥部分背贴一固定轨道,开桥时活叶桁架沿轨道移动开启,以便让开更大的通航净空。
合则走车,开则过船,“万国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一景。
多年来社会上有一种传说:“这座风格独特、现代感极强的铁桥,出自法国建筑设计大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之手。如果这个令人兴奋的说法属实,解放桥可真是身价倍增了。查阅解放桥建设的相关资料,关于当年工程招标的情况有十分详细的记载:“17个投标商,达31套的设计方案,海河工程局曾于审标时参与意见”,“经反复权衡,最后选中了美国芝加哥布施尔泽尔桥梁公司的设计方案”等等。史料众多,却惟独没有提及设计者。
设计者是艾菲尔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那时离他逝世相距不到两年,建造桥梁是要到实地考察的,他不大可能在那时到天津来,并主持建造这座大桥。
竹 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