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嵊泗列岛,即嵊泗县,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由钱塘江与长江入海口汇合处的数以百计的岛屿群构成,包括大洋山、小洋山、沈家湾岛、薄刀嘴岛等404多个大小岛屿,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16个。最大的岛屿泗礁山,面积21.2平方公里。
嵊泗列岛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具有“碧海奇礁、金沙渔火”等原生态旅游特点,已被认定的风景点有50多处。
春秋、战国时,为越国东境句章县海中洲(亦称甬东或甬句东)。今嵊泗县为当时海中洲的一部分。战国后期,楚灭越置江东郡,为楚国江东郡句(读“gou”)章县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嵊泗地属会稽郡鄮县。楚汉之际,属西楚霸王项羽封地之东楚会稽郡鄮县。
西汉高祖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后,属楚王韩信封地之会稽郡鄮县。削平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诸侯王后,嵊泗地域,先为荆王刘贾荆国之地,后为吴王刘濞吴国之地,均属会稽郡鄮县。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受诛,遂属江都王刘非封地之会稽郡鄮县。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为十三州刺史部。嵊泗地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鄮县。
南宋绍兴元年(1131),两浙分东、西路。嵊泗地属两浙东路。绐熙五年(1194),升明州为庆元府。元朝至元二十一至二十七年(1248—1290),属江浙等处行中收省浙东道宣慰司庆元路昌国州昌国县。
清初因袭明制。嵊泗地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绐道宁波府定海县(今镇海)。寻改属闽浙总督浙江省(巡抚)宁绍台道。不久废闽浙总督而设浙江总督。康熙二十七年(1688),于舟山置定海县。嵊泗地属定海县。
民国元年至5年(1912—1916),属江苏省崇明县。民国5年,在清苏松太道的基础上,设沪海道尹于上海。民国7年,属江苏省沪海道崇明县。民国7年,沪海道废,由江苏省水上第一警察厅
崇明县于嵊泗列岛设第五区。“八·一三”淞沪事变前,为侵华日本海军舟山基地司令部占领。汪伪政权划为浙江省定海县之第十区(亦称嵊泗特别区)。
抗战胜利后,与战前同。
1950年7月,嵊泗解放,设特区和军管会,属苏南松江专区。1958年10月,舟山专员公署和嵊泗县均撤销,遂为宁波专区舟山县嵊泗人民公社。1970年4月至改舟山专区为舟山地区,嵊泗县属舟山地区。
1987年3月,改舟山地区为舟山市,嵊泗县属舟山市。
这里曾是反倭与抗清斗争的最前线。另据古籍记载,我国历史上九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唐朝鉴真和尚六渡扶桑;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明末郑成功征发东南等都曾途经嵊泗,嵊泗这片古老的土地历经沧桑,既有一脉绵古的传承,也有不堪回首的断层,这些都给嵊泗遗留了丰富的物质与人文遗产。
不可移动文物绝大多数是清后期及民国时期的古朴的古民居建筑,比较有特色的是灯塔与摩崖石刻,这些都是世代迁居、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祖辈的遗传与见证,传承至今的是一个四面临海及具有自身海洋文化特色的海岛。
嵊泗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合港,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主要有洋山港区、泗礁港区和绿华山港区。嵊泗适宜开发的深水岸段有9处,总长46.5公里,其中水深15米以上岸线36.5公里,水深20米以上岸线10公里,尚有70%岸线未利用开发。
嵊泗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具有“碧海奇礁、金沙渔火”等原生态旅游特点,已被认定的风景点有50多处。
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四个景区:即以碧海金沙、渔家休闲、海鲜美食为特色的泗礁景区,以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和雾岛为特色的花绿景区,以渔港、海崖和渔俗为特色的嵊山—枸杞景区,以幻石灵礁和现代港桥为特色的洋山景区。
竹 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