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烈士纪念广场

王杰广场、展览馆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政府所在地那吉镇,是一处进行爱国教育的基地。
王杰烈士是中华大地传颂的英雄人物。60年代初,在一次军事训练中,为了掩护12名民兵和武装干部的生命而壮烈牺牲。为此朱德同志曾亲自为王杰烈士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阿荣旗是王杰烈士的故乡(原阿荣旗那吉屯农场),为了怀念英雄,继续用王杰精神激励和教育广大青少年。旗委、旗政府决定修建王杰广场及重建王杰展览馆。
王杰广场由原国家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的“王杰广场”及“弘扬王杰革命精神,军民共建祖国边疆”16个大字,象征着奋进、腾飞和希望的主雕塑为主要建筑。
广场北侧是一片碑林,上边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王杰的题词。
毛泽东的题词是:“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周恩来的题词是抄录王杰生前写的一首小诗:“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
朱德的题词是:“学习王杰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碑林的另一部分是用浮雕形式记录的王杰英雄事迹:施工工地挥汗如雨,为驻地人民群众做好事,在民兵训练中舍己救人……栩栩如生,生动感人。
王杰纪念馆坐南向北,一进馆,是一尊英雄雕像。纪念馆里珍藏着烈士的遗物,有英雄当年穿过的军装,施工用过的工具,包括给未婚妻的挎包、围巾、钱包等,还有烈士的家信和日记。
睹物思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看到,王杰的日记书写认真,内容充实,精神高尚。在日记本的许多地方都贴有英模人物画像,抄录了许多英雄的豪言壮语,足见英雄人物对王杰的成长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
在他的日记里,有8处提到黄继光,6处提到董存瑞,33处提到雷锋。他还提到邱少云、罗光燮、安业民、刘胡兰、向秀丽、欧阳海、谢臣,还提到王若飞、方志敏等革命烈士。他在日记中写道:“党是我心中的偶像,为党而工作我感到无上光荣,今后,我要一心一意为党工作,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从英雄事迹中汲取政治素养,民兵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得到了有力的加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阿荣旗正以昂扬奋进、繁荣富强的精神面貌,告慰着英烈的魂灵。
【王杰烈士生平简介】
王杰内蒙古阿荣旗人。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装甲兵某部工兵连班长。1942年出生于农民家庭,1961年8月入伍,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部队里,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以过硬的军事技能,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 1965年7月14日王杰同志奉命到江苏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一炸药包意外引燃,在即将爆炸的紧急关头,他毅然扑向炸点,用身体掩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生命。王杰同志牺牲后,部队党委根据其生前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军委发出号召要求全军指战员向王杰同志学习。 王杰同志是董纯瑞、黄继光式的英雄,是与雷锋同时代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以各种方式赞颂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