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剑门天下险

(2024-01-03 18:35:56)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天下险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剑门关隘口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

剑门关是剑门关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1982年以此为核心景点设立剑门蜀道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刃,天开一线,便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

剑门关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楼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

唐朝以后,开始改称为剑门关。原古关城楼是三层翘角式箭楼,阁楼正中悬一横匾,书天下雄关,顶楼正中的匾额题有雄关天堑。这座历经千余年的雄伟古关楼,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

1992年在关口川陕公路东侧崖底修建了关楼。20062月,关楼被大火烧成灰烬。20099月至20104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关楼。

剑门关位于大剑山中断处,为东峰营盘嘴,西峰金城山断崖之间的狭谷隘口。两崖石壁如刀砍斧劈,平地拔高150多米,长500多米,顶部宽 100 余米,底 部 宽 50 多米。两崖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一线天。大剑溪水绕崖穿石,向北流出隘口,直泻而下,地势异常险峻。蜀汉诸葛亮在此修筑关楼成为军事要塞。

剑门关楼历史上屡遭破坏,又多次修复。明代重建的剑门关楼,为飞檐三重,甚为雄壮。清朝修复后的关楼,仍为三层,底层以石条砌成拱形关门。有两扇铁皮乳钉大门。门正中,镶嵌剑阁二字。上筑堞垛,居高临下,供瞭望射击。向北两边石墙,刻有楹联。古道穿过关门通向峡谷。二层关楼,高大宏敞,四周通廊。正中悬挂天下雄关木匾。顶楼阁檐正中,悬雄关天堑匾额。楼阁中空,四面窗棂。关门内置傍壁级道,可登顶阁。

民国24年冬,修筑川陕公路时,将关楼拆毁,改成通道。在关楼遗址右侧,建有三棱 形石 碑一座,上刻古剑门关四字。后毁,另竖长方形石碑,镌刻剑门关三字。剑门关石崖上历代名人碑碣甚多,已毁坏殆尽,今存天下雄关和清果亲王书第一关等石刻。关内外怪石嶙峋,自然形成的石胄、石猴、石兔、石龟、石蛤蟆、石龙、石虎、石锣、石鼓、石笋、石瓶等形象,赋有美妙神奇的传说,耐人寻味。1959年县人民委员会在古关楼遗址处,新建木结构亭阁一处。1966年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游剑门。郭老题诗:剑门天失险,如砥坦途通。秦栈已无迹,汉砖土欲融。群峰齿尽黑,万砾色皆红。主席思潮壮,人民天下雄。于立群手书雄关漫道真如铁大字隶书条幅。

剑门关城楼高19.34米,基座长19.16米,宽13.6米。依据冷兵器时代作战特点,以青石座基,石拱劵门,兽吞衔环,金钉固门。关楼采取三层歇山式屋顶的构造,四面轩窗、环廊通透、檐下使用斗拱,檐柱角柱采用侧脚,角柱采用生起等明代传统手法营造成敌楼高踞、堞垛森严的明代建筑风格。充分展示古关楼那种一石临空天府状,两山如壁剑门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浑而壮观的本色。以后,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今广元昭化镇)越牛头山,经达摩戍(俗称大木树),直抵剑门关口,小剑(今剑阁下寺镇大仓坝)至剑门关口的栈阁道逐渐废弃,剑阁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因此,自唐至清的许多史籍中使用的剑阁剑门之名均指剑门关一地。

民国二年(1913年)改剑州为剑阁县后,剑阁改指县名。靖国军、靖川军争夺剑门关:民国军阀割据,在靖国军与靖川军争夺剑阁县期间,民国九年(1920年)7月,靖川军总司令刘存厚率兵由汉中攻下广元,进逼剑阁。靖国军第5吕超得知广元失守后,即令由甘肃入川援吕的卢占魁部守剑门关。刘存厚军以一部正面佯攻剑门关,兵分一部由张王庙(今剑阁张王镇)、青树子迂回直逼剑门关背面。守关卢军腹背受击,夺路退往剑阁县城(今剑阁普安镇)。

G108国道川陕公路旧路剑门关隧道途经剑门关西侧。剑门关毗邻剑阁县城的西成高速铁路剑门关站,有剑阁公交7路车往返于剑阁县城与剑门关景区南北门,景区南门距离剑门关隘口南口约50米,距剑门关城楼、隘口北口约500米。

 

竹 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都锦里古街
后一篇:洗马长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