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水寺

(2024-01-01 17:22:57)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圣水镇马家嘴村,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圣水寺保护区总面积83020平方米,其建筑具有典型的陕南特色,坐南向北,背依灵泉山。据史料记载,圣水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南依巴山,北临汉江,寺内青、白、黑、乌、黄五龙圣泉环绕佛殿,呈五龙捧圣之势,故而得名。

在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一分校迁来汉中,分校本部设于圣水寺内,蒋介石、李宗仁、于右任、杨虎诚、陈诚等国民党要人均在此地驻跸,为圣水寺人文历史增添一景。

圣水寺融宗教、文物古迹、自然景观于一体,历史悠久,景色秀丽,风光宜人,游人为之神往,成为汉中城郊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主要景点有:汉中市市树——汉桂、五龙泉、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旧址、圣水寺楹联、碑刻等。

圣水寺院分为东、中、西三院,中为大雄宝殿,旁有龙王殿、白云殿、娘娘殿、关圣殿,寺后山顶原建有望江楼,寺前山门为双层楼阁,东山原建有栖凤亭,为双连亭,西山原有景邵亭和缵侯亭各一。

整个寺院建筑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壮观,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为圣水寺题写了寺名,镶嵌于门楼之上。

圣水寺分东、中、西三院,院中大雄宝殿前,有一株桂花树,经考古与植物专家鉴定,此桂树树龄约有二千多年,又因树前存有民国年间刻有汉桂字样石碑一通,故被人习称为汉桂,被誉为汉中神桂

 2000年这株桂树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汉中市市树,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汉中的象征。该树相传为西汉丞相萧何亲手所植,故名汉桂。其显著特点是每年开花三次,四至十余瓣不等,呈黄、红、白三色,每年中秋之际,桂花绽开,香飘数里,闻名遐迩。历代不少官司绅雅士赏桂题咏抒怀,留下许多诗碑。寺前古柏擎天而立,寺后苍松浓荫蔽空。

该汉桂主干直径2.32米,高13米,树冠24.5X18米,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经科学测定,树龄在1840±350年。这棵汉桂,花色金黄,每年开两次花,主花期在农历七八月份,第二次在农历十月份。汉桂开花5—7瓣,比普通桂花多2—3瓣,花径大,花期长,以秋季为盛。每次花期20—30天。盛花季节,飘香十里,芬芳馥郁,沁人心脾,有桂香飘不歇,此趣谁能猜的名句。

桂树旺盛挺拔,雄健壮观,叶大浓绿,四季常青,有诗云: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这里桂花品种很多,有颗粒圆满的籽桂、艳如黄金的金桂、洁白无瑕的银桂、黄里透红的丹桂、四季飘香的四季桂等。每值金秋,花团绵簇,飘香数里,如此意境,正如清人李清照的诗句所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但遗憾的是,如今汉桂倒伏,虽经多方抢救仍渐枯萎。

围绕圣水寺的五眼龙泉分黑、黄、青、乌、白五色龙泉,五泉都有龙蟠和石刻五泉名碑,泉水天旱不枯,雨淋不溢,水位恒定,永流不息,水色各异,其中青、白龙泉水可饮用,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钙、铁、锌、硒等三十余种微量元素。当地人称为圣水圣水之神奇,传说常饮可得双胞胎

 

竹 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汉中博物馆
后一篇:灵岩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