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2023-12-31 11:18:49)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所处时期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包括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及大成殿建筑。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整体呈“回”字形,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单层悬山灰瓦屋顶。门窗多为圆拱形。

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留存原天主教堂主教公馆和修女院。大成殿是汉中地区现存体量规模最大、有明确纪年的大成殿之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见证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强烈抵抗,是中国抗战期间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同时旧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汉中历史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2019年10月16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宁二年(1103年),大成殿始建,后多次重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始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落成。民国十三年(1924年),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所用建筑始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失陷,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于9月10日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日寇窜抵风陵渡,潼关告急,西安屡遭日机轰炸,迫使临时大学南迁汉中。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迁至城固后,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中共临大支部更名为“中共西北联合大学支部”,受中共汉中地委的领导。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工学院、农学院独立建院。工学院校址未变,农学院居迁武功,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为西北农学院。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西北联大分为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各院校址未变。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西北联大迁回陕西省咸阳市。破四旧时期,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教堂建筑被拆除破坏,仅剩主教堂和修女院。2008年,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修女院在地震中损毁严重。2018年,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的主教公馆进行了修缮。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包括城固县域的三处地方:一是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位于城固县城城固一中内;二是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位于城固县古路坝,是西北联大文理学院、工学院和高中部的办学旧址;三是大成殿建筑,位于城固县城固师范内,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与国立西北大学共用图书馆,当时两校教授合聘、图书馆、教室、操场共用。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兰州后,教育部将其城固校舍包括大成殿全部赠予西北大学。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留存原天主教堂主教公馆和修女院。主教公馆是一处较大的合院,之前作为神父等主要神职人员生活和传教使用,故院内环境清雅,用料充足的砖木墙和抬高的地基使得各房间具有良好的隔音及防潮效果,在整个校区内条件相对较好。早期布置的桌椅床铺被作为校长办公和部分知名教授的住宿之用,随着工学院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又将部分房间的室内空间进行改造,新增设桌椅板凳等教学设施而转为临时教室使用。

公馆南侧门屋为重檐歇山顶,下设门道,两侧各为五开间的单层悬山廊屋。东、西两侧为面阔十五开间的廊屋,北侧正堂为面阔五开间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建筑整体风格中西结合,地下还设有有酒窖和地下室。

修女院呈“口”字形布局,中设庭院。院内各建筑遵循轴线对称原则建造,南北两侧为重檐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东、西两侧为单檐硬山建筑,各建筑朝向庭院一侧均设置由立柱支撑的檐廊,作为建筑区至庭院区的缓冲空间。

修女院有上下两层,一层可设置30余间教室,推测北侧教室为对室内光线有需求的绘图教室。各教室之间由檐廊连接,为学生提供了适宜通行和交流的灰空间。庭院内绿树碧水相映衬,景色优美、安静怡人。修女院东南侧为学生宿舍区域,教学区与住宿区动静分区明确且易于沟通联系,学生可通过土坡上的甬道由宿舍前往教室。

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存有当年西北工学院在这里办学时所用的大柜和桌椅及太平缸等,院内还有一座正面为“七七抗战烈士纪念碑”的遗物。抗战时期,西北联大进步师生在中共联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北联大区队部”,区队部下设城固、古路坝、勉县3个分队,有队员130多人。以“联大剧团”为阵地,编排了《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大路歌》《开路先锋》等抗日救亡歌曲。在陕南各地采取“讲演会”“飞行集合”“诗文朗诵”等方式进行抗日宣传,号召广大民众觉悟起来,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见证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强烈抵抗,是中国抗战期间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同时旧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汉中历史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2019年10月16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09月03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