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望江路43号,九眼桥东南1千米,府河西岸。望江楼建筑群以崇丽阁为主,取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之意命名,传为明清两代为唐代女诗人薛涛(759一831年)旧居而著名,现存望江楼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
望江楼建筑群有崇丽阁、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总称望江楼。崇丽阁秀美,全木结构,高30多米,四层,上两层为八角,下两层为四角,鎏金顶、黄屋脊、绿瓦朱柱,檐角高翘。
2006年05月25日,望江楼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江楼因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典雅精致,体现一代才女的气质,濯锦楼形似船舫,但不刻意追求船形,颇具匠心。一直是蜀中人们最具代表的城市标志。
建筑群之间,清代所植的银杏、椿树、罗汉松等,树干斑驳,与古朴典雅的建筑群浑然一体,展现了四川园林开阖有致,曲径增幽的特色。
薛涛井园内还有传为薛涛取水制笺的薛涛井,原名玉女津。井旁立有碑石,上书“薛涛井”三字,为清康熙时成都知府翼应熊的手迹。薛涛晚年曾在住地碧鸡坊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其色彩绚丽且又精致,世称“薛涛笺”,历代多有仿制。
薛涛井井水质甘冽,宜酿酒、烹茶,用来制笺优于江水。因为明代蜀王仿制薛涛笺取水之井,后来便误传为薛涛本人汲取该井水制笺,故名。
清代后期在井周围陆续建起浣笺亭、五云仙馆、泉香榭、流杯池、吟诗楼等纪念建筑,题咏碑刻,
望江公园是国内最大的竹类公园,在全世界也属罕见。园中竹类品种多达150余个。除原产于四川的各种竹子外,还从省外、国外引进了许多竹种。
竹 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