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地区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两岸,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外兴安岭组成。
黑龙江南岸,嫩江以西称大兴安岭,嫩江以东称小兴安岭;黑龙江以北,位于俄罗斯境内的称外兴安岭,俄语称斯塔诺夫山脉。
大、小兴安岭北起黑龙江岸,南抵松花江岸和西拉木伦河上游,为我国古老山地之一。是极冷的地方。后演变为兴安岭。海拔300-1400米左右。大、小兴安岭山体相连,构成黑龙江省北部和东北部的天然屏障。属寒温带气候,其北段是我国北部最寒冷地区,冬季最低气温摄氏零下50左右。
森林、矿藏、动植物资源丰富。大兴安岭被誉为“绿色林海”,小兴安岭素有“红松故乡”之称。
大兴安岭山脉又称内兴安岭、西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东北西南走向,为中国的著名山地。东北起自黑龙江南岸和额尔古纳河,南止于赤峰市境内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长达1400千米,宽约200千米,面积约32.72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1600米,最高可达2000米。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以及内、外流水系的重要分界线,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稳定生态平衡,保证山地两侧农牧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漠河北极村位于中国最北部的一个边陲小村,素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白夜胜景的最佳之处,居民房屋大部分为砖瓦结构平房,另外还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在北极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极、古水井、日伪电厂遗址、最北第一家等。每年夏至节期间都在江边举办夏至节篝火晚会,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每当夏至前后,有近20小时可以看到太阳,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极昼现象,幸运时还会看到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北极光。
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部以黑龙江中心航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千米,是中国东北边疆的重要门户。林业施业区划面积386万公顷。
巍巍的小兴安岭绵延起伏,逶迤千里;美丽的汤旺河碧波荡漾,流光溢彩;茂密的大森林郁郁葱葱,层峦叠翠。这里,冬长夏短,日温差大,气候变化悬殊。
林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各有特色的四时景观:春天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地、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洁白的世界。依此可开展春游、夏漂、秋赏山色、冬嬉雪的四季养生旅游。
这里不仅四季带给你不同的景象,就是每一天、每一时都是气象万千,令人心潮起伏:晨观拱北云海、夕望卧虎日暮、晴日朗空万里、雨中山色空蒙。雨后天晴,整个大山都淹在滚滚雾海之中,露出的山顶象巨大的鲸鱼背,象海中仙岛,又象雪域神山,显示着大自然强悍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
俄语称为斯塔诺夫山脉,位于黑龙江以北。
从秦汉时起,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肃慎、鲜卑、蒙古、契丹、女真、鄂伦春等,在这一带生活。清朝时也有少量汉族人迁居至此。
十七世纪沙俄的哥萨克在西伯利亚扩张,在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与清朝居民发生武装冲突。俄、清1689年9月7日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
《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曾用满文、汉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了界碑。这个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沙俄野心复萌,不断入侵中国东北,非法霸占中国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进而向黑龙江中游推进。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将中俄两国边界线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被俄国吞并。从此,外兴安岭的名字在中国疆域版图上消失。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