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脉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大巴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四省边境山地的总称。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河谷以东,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境。
大巴山脉由米仓山、大巴山(狭义)、大神农架、武当山、荆山等组成。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北临汉水,南近长江、东介汉水与大洪山相望,西介嘉陵江与摩天岭相对,东北、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相接。东西长约56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山脊海拔一般2000米左右。
山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岭谷高差800~1200米。主峰“无名峰”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境内,海拔3053米。大巴山的林、矿资源很丰富。有红桦、红杉、冷杉等茂密原始林。林中有白熊、白獐、金丝猴等珍贵动物。
大巴山屏隔川、陕两省,控扼汉水下游和长江中游,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东部,今湖北竹山、房县一带,曾经是秦楚相斗,蜀魏争夺之地,明、清两代是流民避难、生息之所,农民起义军的活动场地,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及白莲教义军曾长期在此地与官军周旋角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曾在今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先后粉碎国民党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古米仓道是汉中通往川东北、巴中等地区的必经之路,1932年红四方面军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由陕入川,均沿此道进军
大巴山铁路交通:西侧有宝鸡-成都线,北侧有安康-阳平关线,东侧有焦作-柳州线,襄樊-重庆线横穿中部。
公路交通有:汉中-广元、汉中-达县和十堰-宜昌等三条干线贯穿南北,汉中至襄樊干线连接东西。
竹 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