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家村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泌水河谷地之阳高岸上形似“葫芦”的风水宝地。距韩城市城区九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
党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因村中有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
党家村古建筑群作为山陕古民居的典型杰出代表,于2008年3月28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12月9日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7月28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党家村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西南距新城区9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坐落在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侧,所处地段呈葫芦形状,俗称“党圪崂”。党家村历史文化内涵底蕴丰厚,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东方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党家村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典型代表,因此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可见当年之盛况。
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文,党家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
韩城市境内民居四合院遍布城乡,党家村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传统民居村落。国内外专家称赞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古代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为国保单位。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登高瞭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设施的瞭望楼。仿木砖雕节孝碑楼,雕制精美,建造独特,是党家村砖雕代表作品。
村东南有文星阁风水塔,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共六层六角形,塔高37.5米,塔的各层内部供奉的牌位和外观各层都有砖雕牌匾,从内容上看,可以得知党家村人是如何巧妙地借风水塔,表达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寄托着"修身治家"的一种生活理想。
党家村在明清两代经济富裕之后,不仅大兴土木,也追求文化的提高,全村明清两代进士举人5名,秀才44名,几乎半数家户取得功名。
随着党家村古民居群体的发现,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宣读考察党家村文章后,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考察,中日两国有关建筑专家编写了《党家村—中国北方传统的农村集落》和《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专著。可谓:“元明清三朝建筑耀高堡,欧亚美百国专家赞古村”。
党家村四合院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院落,占地四分左右,虽有带后院、偏院的,但数量较少。上首的厅房和下首门房都将地基的横向基本占尽,两侧厢房嵌在二者之间,围在中间的院落比较狭窄。厅房门房前坡的大部分檐水,先要流入厢房山墙上用砖悬砌的。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