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峪镇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骆峪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地处周至县西南。东、北两方与广济镇相连,南依秦岭、太白山与陈河镇接壤,西与翠峰镇相邻,总面积95.65平方千米。
此地为古骆国地,山谷初名骆谷,为汉唐川汉交通要冲,后更今名。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2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8千米,总面积95.65平方千米。距县政府14千米。
骆峪是远古先民文明开化的源头,4500年前古骆国的所在地,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第三个儿子骆明的封地,史称“古骆国”,已有4200多年的历史,古骆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源头。据《陕西文史》记载:“骆明是骆国君主,是大禹的祖父,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大禹治水”中的大禹,传说就出生在骆峪禹谷(东骆峪)的汶山石纽下的禹穴。
骆峪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城西南,约15千米处的秦岭北麓,周围有白土山、黄家崖、青崖子、黑山寺、红崖子等拱卫于北,形成五色朝染之势。南部九条山脉如群龙饮水,头聚谷口,探于骆水,若九龙朝圣,故其地亦名九龙口。
由骆国古城遗址南的谷口入山,便是著名的傥骆古道。旧时,由关中到汉中的山道有好几条,而傥骆道最为便捷但也同时最为险峻。如今,当年那些古道,大多已被宽阔的公路所替代,只有傥骆古道,仍保留着原始的风貌。据说,当年杨贵妃快马加鞭食鲜荔的唯一通道便是这里。
白居易做周至县尉时,亦曾到过骆峪,还在骆城驿的墙壁上提笔留诗:“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后来元稹到此,看到白诗,喜出望外,以袖拭壁,遂题诗相和:“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是行时。”
当白居易第二次来到骆城驿,看到元稹的和诗,又写下了《骆口驿旧题诗》一首:“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惟有多情元待郎,绣衣不惜拂尘埃。”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