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柳河街

(2023-10-09 10:52:57)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窗体顶端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街

杨柳河,顾名思义因杨柳而得名。潺潺河水穿城而过,两岸柳枝随风飘拂,优美而清静。徜徉其间,有一种舒适而赏心悦目的感觉。

唐宋时期,灌县县城无城墙,以巨木为栅,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巨木,从而只能用其他木料代替。然而木材容易腐朽,而且需要经常更换。

到了宋朝元祐年间,一位叫刘随的官员被朝廷派到了灌县。冥思苦想后,遂命全城百姓:“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界线”。植下的数十万株杨柳便成了围绕县城的绿色城墙也免除了更换栅栏之苦。

如今的杨柳河便是当时的遗迹,走在这条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上,随处可见形态不一的铜像,以及一些文化墙。这不仅仅是灌县生活的再现,也是灌县最深处的记忆。

街道不长,但在几代都江堰人的成长过程中,总占有一席之地。就连平时逛灌县古城,双脚也不自觉地往这儿走,好像逛杨柳河已经成了当地人的一种习惯。

春夏打麻将吹晚风,秋冬晒太阳寻美食,总之一年四季,杨柳河边都坐满了人,公共桌椅不够,便将茶馆内的桌椅都搬出来,同三四好友喝着茶,聊着天,尽情享受闲暇时光。实不相瞒,杨柳河街不仅美食多,而且大多都是老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古汉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