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宝鸡市,陕西省辖地级市,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
宝鸡市有2700多年建城史,1949年正式设立,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中华工艺。是西部工业重镇、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钛谷,中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境内的太白山是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是秦岭的主峰。
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之一。前11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史记·周本纪》),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国家组织。这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200多年。
宝鸡市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东连咸阳和杨凌示范区,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关陇西阻北横,渭北沃野平原。东西长156.6千米,南北宽160.6千米,总面积18117平方千米。宝鸡的铁路交通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1月,时陇海铁路通至宝鸡。民国三十四年(1945),宝鸡至甘肃天水段通车。1958年,宝成铁路建成通车。1970年6月,西安至宝鸡复线建成。1975年,宝成线全线实现电气化,这是中国建设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95年6月,宝(鸡)中(卫)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形成以宝鸡为枢纽,陇海线横贯市区,宝成线向南伸展,宝中线往北延伸,辐射西南、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络。
2007年4月18日,动车组旅客列车“和谐号”在宝鸡—西安段开通运行。2013年12月28日,宝鸡—西安高铁开通运行。
宝鸡市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宝鸡的城市精神为“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
宝鸡市境内的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器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万余件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截至2022年底,宝鸡市共有A级景区53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6个,3A级景区31个,2A级景区4个;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暨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全省唯一)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
宝鸡又称西府,西府小吃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著称。是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西府小吃主要有岐山臊子面、宝鸡擀面皮、豆花泡馍、蒸面皮、烙面皮、麻酱凉皮、西府扯面(中华名吃)、文王锅盔、金钱肉、腊驴肉、驴肉泡馍、大肉泡馍、腊汁肉夹馍、水煎包等。西府特产有皮影、农民画、凤翔草编、凤翔年画、马勺脸谱、凤县花椒、岐山醋、岐山臊子、猕猴桃、木耳、核桃、小人参、土鸡、太白香菇、红富士苹果等。
竹 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