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河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海拉尔河,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发源于牙克石市库都尔镇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中段吉勒老奇山西坡,海拔高程1396米。是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河段,自东北向西南流,源流为库都尔河,与大雁河于乌尔旗汉镇西南汇合后始称海拉尔河。
海拉尔河干流全长743公里,流域面积54713.3平方公里,
支流有库都尔河、大雁河、免渡河、伊敏河、莫日格勒河、特尼河等。干支流两岸为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植被良好,涵养水分作用强,是海拉尔河主要产流区。海拉尔河在满洲里市东湖区北部阿巴该图山以南分成两支,其主流在阿巴该图山脚下转向东北,改称额尔古纳河,汇合石勒喀河后即为黑龙江,流入鄂霍次克海。
库都尔河,海拉尔河上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庆格勒图山西麓,河长为186.9公里,流域面积348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4‰。自东北向西南,流至乌尔其汉镇西南8公里处与大雁河汇合注入海拉尔河。干支流全部处于山地林区,流域内林木繁茂,地形起伏大,坡陡流急。主要支流有外新河、太平沟、原林河、巴都尔河、大莫拐河等。
海拉尔河流域状似扇形,河网多集中在东部,主要支流有库里多尔河、牧羊河、莫尔格勒河、免渡河、伊敏河等。
大部分的支流都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坡,那里多为原始林区和次生林区,林木繁茂,水分涵养好,水量充沛,地形起伏较大。
自牙克石市以下,海拉尔河横贯呼伦贝尔大草原,河谷开阔,河道迂回弯曲,每年春天河水充沛,灌溉了美丽的大草原。
海拉尔河流域的文化,被考古学证实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第一道曙光。海拉尔流域是中国新石器居民生活区域,下游的扎赉诺尔地区,是旧石器中期和新石器早期的扎札赉诺尔文化中心区,被发现的扎赉诺尔人,是中国文明史上最早的人群,是公元前11400年的现代人,他们是中国境内最早开始制陶的族群,社会发展处于采集-游猎阶段。
中游的哈克地区的“哈克文化”是扎赉诺尔文化的传承,考古证实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游牧和农耕。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