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黑龙江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黑龙江本是中国的内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
黑龙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黑龙江沿线曾盛产沙金,在清朝达到繁荣,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黑龙江南北源汇合点起,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止,为中、俄界江。
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黑龙江有黑水、弱水、乌桓河等诸多别称,公元13世纪成书的《辽史》第一次以“黑龙江”来称呼这条河流。
黑龙江流域早在唐朝中后期就曾归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一大内河,自1858年不平等条约的瑷珲条约签订后,黑龙江开始成为中俄大部分地区的边界。
1900年八国联军向中国开进时,俄国以保护中俄铁路为由出兵越过黑龙江,放火烧毁当时属于清朝的瑷珲城,并制造了海兰泡惨案,深入清朝国境约40公里。不久战事结束,并将原属清政府管辖的江东六十四屯以武力占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以黑龙江为基本边界,搁置了沿岸土地的主权争议。但自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两国军队开赴黑龙江沿岸,导致黑龙江地区局势危急。自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所缓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相继确定了东端边界的走向。目前边界走向已经确定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