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
“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
武夷山我已去过数次(有的是因公,有的是自己去旅游)但下梅村我没有去过。直到前年,我又去了武夷山,才顺路去了趟下梅村。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武夷山风景区距此6公里。村落建于隋朝,因在梅溪下游,故名下梅。在清朝,下梅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现仍保留着具有清代建筑特色以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
清康熙年间,下梅邹氏出巨资在当溪修筑埠头,发展水运。人们将它称为“小运河”。商贩们就是用竹筏这一水上交通工具,载着茶米油盐、布匹五金,进入当溪进行交易的。使下梅形成武夷山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邹氏家祠 是下梅邹氏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也是雄踞于村落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清风格的古民居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为一体,外观古朴,乡土气息浓郁,形成别具特色的建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有邹氏大夫第、邹氏家祠和达理巷等。
下梅现尚存完好的邹氏祠堂、西水别业、邹氏大夫第、施政堂、陈氏儒学正堂、邹宅闺秀楼、方氏参军第、程氏隐士居以及镇国庙、天一井等。古建筑无一不是砖雕、石雕、木雕和彩绘组成的、古朴典雅的艺术奇葩。
举目天空片片云朵之下,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排排古民居,铺陈于翠绿青山之阳,似有悠悠古风扑面而来,直觉就会告诉我们:这里又是一处江南风水宝地。
下梅村仅2000多人,据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授经,圣人教化之处,儒雅传世。
村民具有多重信仰,大都以信佛教、道教为主,有不少的村民信仰基督教。
2005年,下梅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从此下梅有了一张通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武夷山风光:











下梅风光:













竹
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