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2023-02-15 16:55:47)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扎兰屯五星村——“闯关东”最后一个村庄

说起闯关东,很多人都是从李幼斌老师主演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了解到的,那么闯关东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又为什么叫闯关东,而不是走关东呢?这还要从满清入关讲起。

关东一词的由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的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被高大的长城城墙所隔开,关内百姓(主要是山东、河北、直隶地区)进入关外大多只能走山海关东门,因此也就把关外地区叫做关东。

闯关东的诞生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满洲军队在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开始成为中原地区的统治者。

早期的满洲贵族统治者自己都不相信凭借几十万满洲军队就能统治亿万汉人居住的广大地区,做好了随时撤回关外的准备。为了防止被人数众多的汉人进入自己的发迹地同化自己,于是明令禁止关内的汉人进入关外开垦、淘金。要进入关外,就要越过长城,突破满族统治者的封锁(当时私自越关是要被杀头的),因此也就有了人们口口相传的闯关东一说。

明末清初,由于连年的战乱及明朝政府的腐败,广大百姓无法在自己常年生活的土地上耕作,造成了大量流民的产生,这些流民迫于生计只能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地、外出求生,而关外相对人烟稀少,土地广袤肥沃,自然也就成了流民的向往之地。

旗人入关后,造成了东北地区边境防守力量的薄弱,给了沙俄人可乘之机,到了清朝中后期,大片东北领土被俄国人蚕食,为了抵御沙俄,清政府放开关禁,鼓励百姓去关外垦荒,造成人口大量向关外迁移,此时虽不用在闯关了,但闯关东一词已经口耳相传下来,因此以后的人把去关外地区谋生都叫做闯关东。

大规模闯关东是在清末民初时期,战乱和黄河流域的天灾,导致大批人口去东北地区谋生。闯关东是历史的悲剧,书写着闯关东人的血与泪,但同时大量汉人的迁移,为关外地区也带去了更先进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汇与文化的融合。

扎兰屯有一个村庄!它叫五星村,据当地人说,这里是老辈人“闯关东”所到西面的最后一个村庄。难怪,它离齐齐哈尔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却处在内蒙的扎兰屯境内。

第一次到这个村,环境很好。尤其让我震惊的是,沿街的家庭围墙上面的宣传画,上面有用毛笔写成的诗词或国学劝世警句,其格调之高,字体之优美,比得上城市新建小区时的围栏画。而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能够见到如此好标准的行书,更让我赞叹不已。

在五星村,有一个“归园农庄”,小院里的小葱、生菜,以及东北的杀猪菜、二米饭、蒸南瓜玉米土豆等,还有豆瓣酱、大馇子是必不可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