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门口教堂位于天津繁华的老城厢鼓楼东侧,在鳞次栉比的商铺之间,矗立着一座古老的教堂。该座教堂,曾是天津第一个中国人自办教会的活动场所,天津基督教的沧桑百年见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教徒中的有识之士,以“洋教会”的称呼为耻,主张建立由中国人“自立、自传、自养”的教会。中华基督教会仓门口教堂的建立,就受到当时这种全国范围内独立办教会思潮的影响。
当时教会门前的匾额为“中华基督教会——华人自立”,因此有了“自立会”之称。当时,选举了张伯苓、张葛孙、许静斋、陈浩然等人为董事。这为华北各地开创了自立教会的先河。
10月19日,自立会正式献堂。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任该堂董事会的会正。仓门口自立教会成立后,做自立会的信徒成为一种时尚。职员百姓不惮路远,也要到自立会去接受洗礼,借以表明自己是自立会的信徒。
仓门口自立会还在武清县王庆坨、河东区沈王庄、河北区仁田西里及锦衣卫桥等地建立了支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仓门口堂被砸,牧师被揪斗,教堂房屋被占用,直到16年之后的1982年12月12日才恢复聚会。
仓门口教堂,风雨中几十年走来,如今已是飘摇。教堂附近的老城厢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已经紧锣密鼓的展开,老教堂在周围的现代建筑以及崭新的仿古建筑的衬托下显得特别触目。老城厢是天津老城的的中心,天津的重要旅游区,而在繁华的鼓楼商业街中,修缮如初的仓门口教堂可谓闹中取静之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