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东坡书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始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东坡书院坐东北朝西南,院内建筑按三轴线布列,主体建筑均布列于中轴线上,依次为头门、载酒亭、载酒堂、正殿、东西两庑廊,东轴线布列钦帅堂、西轴线布列陈列馆;书院四周构筑围墙,头门前立保护标志牌。东坡书院既是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
东坡书院的载酒亭,为重檐歇山顶结构,八角飞檐,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角角相错,各角翘起,呈欲飞之势。亭内共有12柱,分别于亭内四角,每角有三根,三根之间各不相同。除匾额和楹联外,亭中还绘了苏东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图录。堂内正中间是苏东坡、苏过、黎子云等人物的雕像,左右两侧有耳房。
东坡祠位于载酒堂后面,两者相隔一庭院,左右两侧分别是西庑廊和东庑廊,与载酒堂相连,布局形成庭院。东坡祠作核心建筑之一,以木质结构为主,白顶红门,整体大气庄严。
截至2016年,东坡书院藏有名家字画400多幅,历代楹联13幅,名匾10块,历代碑刻13通,明代陶器罐1个,元代石雕人1尊。此外,还有古典和近代图书资料等。
载酒堂位于全院中心。此堂建于绍圣四年(1097年)11月,苏轼取《汉书·扬雄传》“载酒肴,从游学”的典故命名。为重檐歇山顶结构,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角角翘起呈欲飞之势。堂中绘了苏东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图录。主要展出历代碑刻。东坡祠又称大殿,在载酒堂后。
此祠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原在东坡居所柈榔庵。泰定四年(1327年)始建院中,祀苏轼,以其子苏过及黎子云配祀。今祀中塑有东坡讲学组像。大殿作为东坡诗文书画室,主要展示东坡讲学组像、东坡书画拓印件及现代出版的各类苏轼著作和中国国内外研究苏轼的专著。
东坡井为元符元年(1098年)秋冬之际,苏轼夜与诸生寻得甘泉,遂凿此井。后人将此井命名为“东坡井”,以志纪念。它造型奇特,呈波浪状,井底铺有大石板,有孔如碗口大,正对泉水源头。水极清甜,虽遇久旱而不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乐山市眉山县)人。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又贬作琼州别驾,昌化军(治所在今儋县中和镇)安置。
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朝廷下诏徙廉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今属江苏省)。追赠资政殿士、太师,谥号文忠。海南省琼山、儋县等地有祠奉祀。
东坡书院历史悠久,珍藏着东坡居儋期间的文物文献,书院整体布局和谐,既是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