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2023-01-04 15:47:03)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白衣天使 摄影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地区,位于南京路、浙江路、开封道和建设路四路交口的“天津音乐厅”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了“地标”建筑。新音乐厅平面设计为一艘船型,头朝西南,主建筑外形为欧式,外檐四周由多棵罗马柱组成,主大门由六棵立柱擎起大挑檐,上方为正三角脊顶,在主立面上方,建有一个有二层的圆拱券塔楼,高高的塔楼上镶嵌着金黄圆屋顶,该屋顶被称为“金冠加冕”,寓意着改革开放的天津正在走向辉煌。

    新音乐厅建筑群由主楼、音乐广场、绿化带三大部分组成。在建筑的前广场,建有数对盆式花坛,在广场甬道前方还建有下沉式音乐广场和绿地。整个建筑结构和外观在雄伟中显露着秀丽,在恢弘中蕴涵着精巧。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仰视音乐厅华丽的穹顶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辉煌的演奏大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演奏大厅二楼高雅的包厢静待音乐欣赏“贵族”的光临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穹顶正下方回廊上的巨幅油画再现了古典室内音乐演奏的场景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充满欧洲古典浪漫主义风格的回廊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回廊下方的天井扶摇直上贯通穹顶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回廊下方的天井扶摇直上贯通穹顶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璀璨灯光犹如流动的音符令人难以忘怀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回廊上方精美的大理石壁雕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回廊天花板现代简约风格的顶灯与古典建筑艺术完美融合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凭栏望去,通透的建筑艺术手法使你饱览回廊各个层次的整体设计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二楼休息厅通往三楼回廊的大理石护栏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大理石台阶边缘的三条防滑槽、两侧绛紫色端口和地灯充满无微不至的人性化理念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典雅明亮的二楼休息厅

 

             中国交响乐之春-武汉乐团简介

 

           宋思衡联手厦门爱乐再奏《蓝色狂想曲》(图)

                                                             (本张图片来自新浪网)

 

            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谭利华简介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仿佛置身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仿佛置身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新建的音乐厅按欧式建筑风格进行了设计,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比改建前的音乐厅不但增加了面积,而且提高了使用功能。新音乐厅分为前厅、主厅(观众席)、舞台(演出厅)、后台(化装室)、练功厅、贵宾接待厅等,主大厅有固定座位700余个。馆内按照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的需要进行了建设,充分考虑大规模乐队演奏,增大了舞台面积,同时观众席面积也进行了适当的扩大,坐席的设置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使得场内观众,无论坐在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清晰地看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此外,厅内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与空间效果均按照声波原理进行了设计,乐队在演奏中无需扩音设备就可使观众听到清晰、美妙的音乐之声。

    新音乐厅在“天津音乐厅”和小白楼广场原址兴建,体现了设计的大手笔。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原天津音乐厅位于和平区浙江路与建设路交口,为浙江路32号。该建筑始建于1922年,原名为平安电影院,英文:Empire Theater,总建筑面积达3434平方米,由景明工程司的英籍工程师赫明和帕尔克因联合设计,其外型为西洋古典仿罗曼式建筑式样,为混合结构,内部仿古罗马大剧场式二层楼房。入口处是由塔斯干式半圆柱式外廊组成的门厅,立面处理复杂,其外墙角均为凹凸式混水段块处理,外观显得豪华、壮丽,正立面为非对称造型,其右侧的便门内设有宽大的大厅,影院内在地板上铺有地毯,舞台两侧设有两个花亭,楼上楼下均设有包厢,剧场内设有一千多个坐席。其设施和配套服务在当时是属一流的。当年的音乐厅(平安电影院)由于其地处的位置优越(位于原英国租界:马场道Race Course Road、达文波道Davenport Road与克森士道Cousins Road等多口交汇处),加之影院始建之初放映了当属世界一流的好莱坞大片,上座率极高且名声大噪。当年其票价昂贵,一般市民是不敢问津的,在当时,一场上等的电影票是穷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来该电影院的人多为当年社会上层人物,其间不乏有外国商人、国内外政要、军阀以及富绅或官僚买办等。 

    平安电影院(天津音乐厅)从1922年建成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始终是天津电影业的排头兵。据史料载,平安影院在几十年的经营中创造了天津电影业的多项“之最”,许多演出、电影的放映开辟了天津电影放映业的先河。

    已有先人对其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是,该电影院是天津市创建最早的电影院,亦是第一家由外国人开办的电影院,并四易其地。平安电影院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初址在原万国桥(今解放桥)以南的原法租界的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即原新华信托银行大楼对面,其创办人是英籍印度人,名叫“巴厘”(Bari),此人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留下的英国兵。在当年用手摇放映机放映无声电影短片。到了1916年巴厘招股又在今法租界新建了平安电影院,其址就是今天的国民饭店旧址处(和平区和平路与赤峰道交口,即原法租界的杜总领事路Rue de Chaylard与丰领事路Rue Fontanier交口处),影院内设有类似于当年戏院一样的“包厢”,其“包厢”内是沙发椅,两侧是长板凳,在休息厅内还设有咖啡室。到1919年平安影院因其附属的咖啡馆厨房失火,波及了全院,影院被附之一炬,其影院不得不另迁往它地。在失火后,该院迁至了位于德租界威廉街(Wilhelm Strasse)上的光陆影院(今北京电影院)后的一幢意大利人的房屋里。1922年巴厘用火灾的赔款加之原资金在英租界的马场道与达文波道的交口处建起了平安电影院即后来的“天津音乐厅”。

    其二是:在1924年列宁逝世后的3月23日,中共天津地委领导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各界爱国青年五百余人在平安影院为列宁举行了追悼大会,会后,在该影院放映了记录影片《列宁的葬仪》,当时所用的片名是《列宁出殡记》。在天津最早的电影刊物《电影周刊》中有这样的记载“影片记述了列宁死后国人致哀及国(苏联)葬仪式的情况”,这算是苏联影片最早在天津放映的记录了。在该影院放映苏联电影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年小白楼一带有较多的俄国侨民,对俄国(苏联)的政治变化最为关心。

    其三是:1929年最末的一天,在这里放映了美国福克斯公司募维通影片《歌舞升平》,这是天津首次放映的有声电影,开创了天津放映有声电影的先河,比当年的大华影院(后改为北京电影院)早了25天。

    其四是:在当年为了使电影更卖座,平安影院经营者别出心裁,在放映第一次世界大战记录片时,特意从美国军营(位于今马场道与广东路交口的天津医大河西院址)借来了铁甲车摆放在影院门口做影片的活广告,这也是天津电影界以实物当电影广告的第一次。

    平安电影院在其创始人巴厘去世后,业主又换成了英国人,叫哈士兰(HASLAND),哈又雇佣了一名叫韦耀卿的华人当经理,后两人不和,一起辞职,一名叫王慕斯(译音,英文:WARMSLEY)的英国人接管了“平安影院”,1927年以平安电影院为基础成立了“华北影业公司”,公司管辖着平安、光明、皇宫、河北等影院。1933年平安与光明又租给他人经营,该名为“北中电影公司”,到1940年由冯紫墀、刘奇与芦根三人合组了“平安影业公司”。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走进音乐圣殿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起士林西餐厅
            点击查看下一张

                                             起士林西餐厅                        白衣天使 摄影

 

    1941年位于其东南面建起了当年天津市最大的西餐厅(原维格多利餐厅)——后起士林餐厅迁入,此间社会上层人物纸醉金迷,吃完了西餐看电影,平安影业公司一度成为了上层社会休闲娱乐最佳场所,院内所放映的电影也都是天津乃至中国第一轮的新片。1949年新中国成立,平安影院一直从事电影放映事业,到1956年平安影院进行了简单的改造,增大了舞台面积并于当年更名为“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毗邻音乐厅西南侧的教堂

 

 http://img1.qq.com/ent/pics/14303/14303222.jpg

 

 http://img1.qq.com/ent/pics/14303/14303223.jpg 

 

http://www.sjzdaily.com.cn/images/2006-05/16/xin_330503161611250258786.jpg

 沉醉在小提琴演奏中的盛中国

 

http://www.kuaibao.net/images/2007-07/16/1184521501062A38WYRS716C004_b.jpg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我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和夫人、著名钢琴家濑田裕子

 

http://www.yangtse.com/xwpd/wy/200707/W020070709272611873536.jpg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和夫人、著名钢琴家濑田裕子的演出海报 

 


http://www.gmw.cn/images/2004-08/12/xin_8587ea0402fc490eb4d3e926e28f514f_218164.jpg
刘诗昆与妻子盖燕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16/xin_510302161559453324152.jpg

 刘诗昆在激情演奏中

 

专题资料:刘诗昆介绍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刘诗昆在激情演奏中

 

 http://www.cnhan.com/gb/images/2007-01/26/xin_500104261004618149093.jpg

刘诗昆现场演奏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著名钢琴演奏家鲍惠荞


    从1956年开始平安电影院改为了兼做大型音乐会的专业音乐场所。在1983年,天津市与日本神户市缔结“友好城市”十周年的纪念会在这里举行。改革开放期间,众多国内外著名乐团和艺术家来到这里与天津观众见面。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在这里举办独奏音乐会;刘诗昆、鲍惠荞等钢琴家也多次登上音乐厅的舞台,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世界著名指挥家朱晖先生指挥演出的《欧洲之旅——大型交响音乐会》,也在当年的天津引起热潮。直到1985年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后的音乐厅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进入了一个辉煌阶段。 


组图:“中国交响乐之春”闭幕邵恩执棒国交
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在演奏中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组图:“中国交响乐之春”闭幕邵恩执棒国交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本组图片来自新浪网)
 
    1985年音乐厅改造工程主要有:一是将原有舞台扩大,降低舞台高度,使其成为能够容纳百人的大型交响乐队;二是改变了原音乐厅舞台的音响效果,舞台和观众区域,采用了吸音材料装饰;三是全面改善了观众的座椅,使观看演出的观众更加舒适,观众无论从任何一个地方均能够听到原汁原味的演奏。当时天津人艺、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众多文艺团体纷纷来这里演出。除此之外,北京交响乐团、维也纳青年交响乐团等也纷纷来此演出。
  

    5月22日,天津音乐厅特邀请草原情合唱团、圆梦合唱团、枫林合唱团一起唱响那些充满了青春记忆的难忘的歌曲。
    “乐动天津·五月音乐节”活动,从创意、组织安排等多方面洽商多次,因为知青们都没有多少钱,音乐会的费用怎么解决?双方为了“圆梦”:音乐厅要为天津文化事业做实事,“谷世乐们”要让天津记住天津知青曾经的峥嵘岁月,克服多重困难,终于促成了这场演出。这些老知青,经历了很多人生困苦,而且大多数人的日子过得不富裕。为了让“天津知青们”圆一个更好的梦,我们特别呼吁这些知青的儿女们为父母买张票,让父母在歌声里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了解父母当年没有KTV的红色激情,向父母奉献一份爱心。 
    演出当晚,这些由知青们组成的合唱团,将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演唱《相会在歌声里》、《黑土白雪我遥远的梦》、《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钗头凤——北大荒情结》、《想起我心爱的姑娘》、《振兴中华进行曲》、《天路》等歌曲。  

       

  图文:交响乐之春主题活动-(5)  

                                                                          (陈莹莹摄影)

          图文:交响乐之春主题活动-(4)

                                                                          (陈莹莹摄影)

    几十年来,天津音乐厅为了给高雅文化开辟专有演出场地,即使是经济利益受到影响,也坚决不接“通俗演出”。音乐厅成为真正成为了高雅艺术的殿堂。

 

                        中国交响乐之春-长影乐团小提琴演奏家吕晓雷

                                                           (陈莹莹摄影)

 

                      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指挥尹升山及洪侠

                                                            (陈莹莹摄影)

    随着天津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老音乐厅(平安电影院)已经不适应天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了,2005年9月市政府决定对有80余年历史的音乐厅进行了拆除重建。到2008年8月建起了今天这幢雄伟的天津新音乐厅。新、老音乐厅就像一本教科书,见证着天津发展变化的轨迹,见证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天津音乐厅就像天津人民一样,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点击查看下一张

                                                                       白衣天使 摄影
 

附录一: 天津音乐厅见证

  说到拆除后重建的天津音乐厅,自然会勾起许多老天津人的回忆。这些回忆里或许是观看电影之后的兴奋,或许是听完高水平演奏之后的满足,或许是看到仰慕的艺术家之后的心跳,或许还有关于一段感情的甜蜜与心酸。从1922年小白楼音乐厅建成,到2005年音乐厅拆除,83年的历史中,在音乐厅上演了多少部电影、演奏了多少场交响乐、进行了多少场文化纪念活动,恐怕已经不能用几个数字来概括。但在这些数不清的演出中,有一些已经成为记录音乐厅历史、记录天津人文化生活史的符号。为了回顾这些辉煌的符号,音乐厅的发展史以及重要演出。
                                  (以上3张图片来自互联网)
    见证天津辉煌电影业
  1922年始建之初,天津音乐厅叫做平安电影院,总建筑面积达3434平方米,只是播放电影没有其他演出活动。因为地处天津市中心,且影院始建之初放映世界一流的好莱坞大片,上座率极高,因此名声大噪。1956年,平安电影院收归国有后,定名为天津音乐厅。关于音乐厅最初那些年播放电影以及演出活动的记载,原本非常详细全面,但很多珍贵的资料都在“文革”期间被毁掉了。不过,曾经的平安电影院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创造了天津电影业的辉煌历史。
  据悉,平安电影院是天津市创建最早的电影院,也是第一家由外国人开办的电影院,经过四次搬迁才最后落址小白楼。在平安电影院播放电影的历史中,1900年曾经用手摇放映机放映了无声电影短片。1924年,列宁逝世后的3月23日,中共天津地委领导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各界爱国青年五百余人在这里举行追悼大会,会后放映了纪录影片《列宁的葬仪》,当时所用的片名是《列宁出殡记》,共六本,这是苏联影片最早在天津放映的记录。1929年年末的一天,在这里放映了有声电影,美国福克斯公司影片《歌舞升平》。这是天津第一次播放有声电影,开创了天津放映有声电影的先河。除此之外,在宣传方面,当时的管理者也是别出心裁。为了使电影更卖座,在放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录片时,工作人员从美国军营(位于今马场道与广东路交口的天津医科大学河西院址)借来了铁甲车摆放在影院门口做影片的活广告,这也是天津电影界以实物当电影广告的第一次。这些已经被尘封的往事,都已经成为记录平安电影院历史的点滴。
  1956年,平安电影院收归国有后定名为天津音乐厅,从此,这里不仅仅播放电影,而是开始举行音乐演出以及各种纪念活动。
  近年来,在坚持高雅文化演出的同时,音乐厅也继续为市民保留了一个看电影的场所。1999年9月,天津音乐厅花费10万元买断电影《春天的狂想》在天津市的播放权。这一举动又开创了天津市电影业的一个先河。出于对这部由滕文骥执导、邵兵和瞿颖主演的影片市场反馈的自信,该片在音乐厅独家上映后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重建后的音乐厅大气恢弘
 
    证天津高雅艺术演出
   1985年音乐厅进行改造,舞台扩大到能够容纳百人的大型交响乐队,成为真正的音乐厅,更是迈进了一个辉煌阶段。
  音乐厅改造之后,当时天津人艺、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众多文艺团体纷纷来这里演出。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在这里举办独奏音乐会,演出门票紧俏到千金难求的地步;演出中,台下的观众凝神聆听,安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到。刘诗昆、鲍惠荞、郎朗等钢琴家频频位临天津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除此之外,北京交响乐团、维也纳青年交响乐团等也纷纷来此演出,在天津掀起高雅艺术热潮。那些年,不管是什么演出,音乐厅总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近年来,为了给高雅文化开辟专有演出场地,即使是经济利益受到影响,音乐厅也坚决不接通俗演出。音乐厅成为天津交响乐团的专门演出场地之后,更为本市百姓带来了无数的好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了解和享受高雅艺术的机会。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记得有一年殷秀梅等人在音乐厅演出,当时组委会给她们安排两块钱标准的午餐,她们都表示标准太高,不愿意去。当时演员们都是几个人合住一个房间,幕后工作人员就住在后台。虽然演出条件艰苦,可这些艺术家在音乐厅里为天津老百姓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艺术享受。希望重建后的音乐厅,能够继续为天津老百姓带来更多更好的演出,丰富天津人民的精神生活。”

 

附录二: 天津小白楼“音乐船”盛装亮相

                          http://img.51766.com/1001/1212474528236.jpg

 

   目前,以音乐厅为标志性建筑的小白楼音乐广场基本完成外檐施工,首度盛装亮相。随后,音乐厅的内部装修工程也将陆续展开。未来的小白楼音乐厅将成为能容纳700名观众且不使用音响的专业音乐厅。
  人们看到,设计为船形的小白楼音乐广场的精美外檐已完整显现,并散发出浓郁的欧式韵味:镂空的白色围栏将一个欧式园林收纳其中,错落有致的绿色植物、色彩艳丽的花钵、8个欧式造型的风道口、明亮的地下采光天窗、供游人休憩的小广场等设施均已到位,灰色和砖红色相间的石材铺设。
  新建成的小白楼音乐厅总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主体四层,双层框架结构。其中舞台与观众席部分占据了两层,初步设计了700个左右的观众席位。其他部分将用做排练厅、化妆间、办公用房等。
  在内部功能设计上,音乐厅将主要以音乐会演出为主,成为本市目前唯一一个专业音乐厅。按照初步设计,建成后的音乐厅基本上将不使用音响,因此,在内部装修时将选用吸音、反射功能强的特殊材料,从而使舞台上演奏出的音乐可以通过内部装修材料直接反射到观众席,使观众能够听到原汁原味且音质清晰的优美乐曲。


 

            [转载]高雅艺术圣殿话今昔----天津音乐厅

   

    天津人瞩目的小白楼音乐广场整体亮相,初展新姿。从空中俯瞰,整体造型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游轮。广场面积9000平方米,地面铺设了草皮并种植花卉树木,设置了休闲座椅、景观灯等设施,还将安装喷泉和特色雕塑小品。与普通休闲广场不同的是,小白楼音乐广场与地铁1号线小白楼站融为一体,通过一个下沉式小广场,人们可以直接从扶梯上下,乘坐地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