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19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 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其“马寺钟声”象征吉祥如意,入列“洛阳八大景”。但被当代中国人淡忘,而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聆听钟声的游客绝大多数来自东瀛,在这里喜迎新年是不少日本人的神圣愿望。故敲钟时间改为日本新年到来时。白马寺现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佛门弟子们一向公尊洛阳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 直到今天,白马寺保存下来的古代碑刻和供器上,都还留有“祖庭”和“释源”字样。这就使洛阳白马寺和其他任何一座佛寺都有所区别,从而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一种独特的地位。白马寺在佛教历史上有重要地位,有“祖庭十古”之说。
1. 中国第一座古刹——白马寺、
2. 中国第一座舍利塔——齐云塔、
3. 第一次去“西天取经”的朱士行始于白马寺、
4. 最早来华的印度高僧禅居于白马寺、
5. 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
6. 最早的译经道场在白马寺的清凉台、
7. 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在白马寺译出、
8. 第一本汉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译于白马寺,并最早在洛阳立坛传戒、
9. 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
10、 第一个汉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
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白马寺分为中国本院、齐云塔院、印度佛殿苑、泰国佛殿苑、缅甸佛塔苑。白马寺不仅是中华佛教的“祖庭”,也承载着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作用。它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成为佛教徒心中向往的圣地,同时,也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拜者膜拜。
白马寺本院内位于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的佛殿,从前到后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白马寺齐云塔院,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
主要建筑: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
佛教寺院并立,是中印两国人民世代交好的象征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