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时节忆故人

(2022-11-27 16:54:26)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忆故人

妈妈若今还在,当是108高龄了,她离开我们已长眠了46个春秋!

愿妈妈在天国静静安息吧。

几年前,我揩夫人康慎行共携孙,沿妈妈和爸爸那时的足迹重走八百里秦川和黄土高原,在黄河壶口追忆了他们,直抒对他们的怀念……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点四十分,地动山摇,唐山大地震强烈波及到了京津。我们当时还住在老宅凤竹巷,房屋虽未全塌,但惊魂一片的人们,尖叫呐喊,纷纷逃离家居,冒雨坐在屋外院中不知所措,谁也再不敢进家一步,惊恐房屋突然倒塌,天灾人祸(当时正值“四人帮”横行),挤扁了人们的心窝。  

一座城市唐山从此消失,几十万人瞬间见了阎王。天津死伤也很惨重,余震不断,亲眼见到高楼左右摇晃,真是惊魂、恐惧!

历经无数次大、小余震后,慢慢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躲震、上班、生活还要继续,还记得当时举家在外躲震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

那时天津的大街上,到处都是用塑料布支起的简易临建棚。

时至九月,当时在外躲震的妈妈还拖着虚弱的病体,与众人一起,在躲震的地方吊唁毛泽东的逝世,两个月后,天已渐凉,大家也就陆陆续续回家了。

谁知十一月十六的晚上,突如其来的大余震又一次袭来,房屋剧烈摇晃,人们神经再次高度紧张,纷纷又离家躲震。

妈妈先走,我们后行,她看看她的孙子和我们,说了一句:“我先走了,不管你们了”,这句话竟成了我们和亲爱妈妈的绝唱!

她终因惊吓,再次脑溢血(四年前她曾有过一次脑溢血,被抢救过来),躲震途中倒在了李地大街四合公的便道旁,她倒下的这个地方,离妈妈出嫁前闺房华丰里不远,她倒在路边,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在她闭上眼睛前的一刹那,我想,她心中最后的仰望,是一片灿烂辉煌,因为在她倒地不远的地方,就是那座由他爷爷窦英堂所建的基督教堂!妈妈是伴着教堂的钟声和祈祷,永远地进入了梦乡……

她累了,她要安息了,她不再管我们了!

妈妈从小品学兼优,写一手好字,办事认真一丝不苟,永争第一不甘第二,钢琴弹奏琵琶悠扬,独善其身大善为怀,她是“勤、忍”家训的楷模。

妈妈仅活了六十又三就仙逝走了。妈妈一生短暂,一生劳碌,为承诺与我父的婚约,抗战期间,她别离生父只身去了我父亲就职的西北联大(在陕西汉中城固古路坝),这一去竟和亲生父亲成永诀!

妈妈育有三子(老大在汉中夭折),她转辗随夫,后来从古路坝到了成都,八百里秦川,留下她的身影、足迹和奔波。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妈妈随爸爸抱着仅一岁的哥哥,终于回到故里天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