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1888年(清光绪14年),天津市修成第一个火车站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1902年(清光绪28年),在老龙头火车站以北4公里处修建新车站。指定由金钢桥起往北开一直线,径抵铁道,所开辟的直线即中山路(1946年以前称大经路),修成的车站当时叫“新站”,即北站。
伴随着北站建成和大经路的开辟,河北一带经过重新规划,完全变了模样。根据河北新地区规划,南北向从大经路起往西,依次辟为二、三、四、五等经路(现叫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等);东西向从南至北依次按天、地、元、黄、宇、宙、日、月等划成纬路。
北站建成后,河北各经纬路上大批新房竣工,对天津后来的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车站于1903年(清光绪29年)完工,初命名为新开河火车站,后曾更名为天津城火车站、天津新站。津浦线全线通车后,更名为天津总站。火车站在1938年更名为天津北站,之后名称沿用至今。
做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古老车站,又位居曾是天津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火车站见证了许多历史场景。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天津北站是津浦线、京山线交会处,也是津浦线的起点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