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长江源(三江源之一):即长江的源头、也即通天河的几个源头,在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长江三源,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
历史上认为有四个源头:1)正源本支(南支)是一级通天河,即古代所称通天河的上段,大体即布曲,是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镇区域的主要走向;2)正源南支当曲来自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山麓的沼泽地,接纳当曲就形成第二级通天河;3)正源西支沱沱河开始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接纳沱沱河就形成第三级通天河;4)北源楚玛尔河出于昆仑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接纳它就形成第四级通天河。
正源与北源之间的勒玛曲(上流是秀水河)是季节河。
1976年考察认为是三个源头:认为沱沱河是主源,规定它汇入下面的大河起才称通天河,而把历史上称为通天河上段的布曲降为当曲的最大支流
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察队再次进行长江源考证时,发现当曲河长与水量都要长于高于沱沱河,因此认为当曲为长江正源。青藏铁路在史称通天河沿的地方设通天河站并列于沱沱河站(在沱沱河沿),兼顾历史上的习惯称呼。
长江源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长江源头保护区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交叉关系,它的西部属于可可西里保护区和唐古拉山镇。水量比较:三大源头中当曲的水量更大,且长度最长。
长江有三个源头,南源为当曲,北源为楚玛尔河,西源为沱沱河。
南源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东段霞舍日阿巴山东麓的高山沼泽,是真正的长江正源。河长360.34公里,流域面积30,219平方公里,根据遥感卫星探测计算以及多支探险队测量,水量为长江各源头之最,其长度居长江源诸河之冠。
长江源头定位于当曲的且曲。且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的无名山地东北处,行政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从唐古拉山镇顺沱沱河谷向东南行59公里后到达囊极巴陇,这里是沱沱河与当曲的交汇处,海拔4470米。经观测,沱沱河水面宽104米,最大水深0.82米;当曲水面宽87米,水深1.5米,流量相当于沱沱河流量的4倍。
《三江源头科学考察地图集》还对杂多县作出这样评价:“杂多县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杂多县是长江和澜沧江两大河流的摇篮,通天河一级支流当曲、澜沧江主源扎曲均发源于这片神奇的土地。”在一本如此严谨的教科书里,为何三次将长江正源称为当曲而非沱沱河呢?若这个结论得到政府认可,则意味着中国的地理教科书将改写,长江的长度将更新。
中国长江的西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冰川中。长375公里(233哩),与当曲、楚玛尔河等共同组成长江江源水系。
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就飞架在沱沱河沿的河滩上,它是长324米;宽11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沱沱河从这里继续向东,到囊极巴陇时与当曲、布曲、朵尔曲汇合,它经过375千米,在这里形成宽30多米的大河,从这里起它的名字叫通天河。
从青藏公路入藏,会经过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江源”碑刻。该石碑离开公路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就是长江源景区,车开过去相当方便。
走过三江源的沱沱河大桥,远远就能看到桥北的小山坡上矗立着一座发白色花岗石纪念碑。纪念碑立在姜古迪如冰川下游约300公里处的沱沱河沿。“长江源”纪念碑在一片洁白之中,带着一种无法言状的庄严和圣洁——俯瞰着蜿蜒曲折的沱沱河,俯瞰着岸边的小镇和来来往往的车队行人。蓝天白云与它作伴,皑皑雪山是它的背景。
纪念碑高2.5米,重14吨,选取了7块优质花岗石材。碑石正面雕刻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长江源”三个大字,背面刻着碑文: 摩天滴露,润土发祥。姜古迪如冰川,乃六千三百八十公里长江之源,海拔五千四百米,壮乎高哉。自西极而东海,不惮曲折,经十一省市,浩浩汤汤;由亘古至长今,不择溪流,会九派烟云,坦坦荡荡。如此大江精神,民之魂也,国之魂也。江河畅,民心顺;湖海清,国运昌。感念母亲河哺育之恩,中华儿女立碑勒石,示警明志:治理长江环境,保护长江生态。玉洁冰清,还诸天才;青山碧水,留以子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测绘局/一九九九年六月五日 敬立。
1999年6月5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等政府部门共同在长江源头勒石立碑,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碑名,以示对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大江东去,逝者如斯。忍看江河日下,痛当饮水思源。保护长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家园,要你我他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