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市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塔城市,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处塔额盆地北缘,塔尔巴哈台山南坡,额敏河北岸,西部和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行政区域面积为4356平方千米,距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530千米。
塔城自古以来就是扼守西疆的战略要地之一,今市区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起200多年间历为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衙署、塔城直隶厅抚民同知、塔城道、塔城专员公署、塔城行政公署、塔城市委、市政府的治所。
境内川流纵横,湖泊星布,多民族的风俗、服饰、饮食等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塔城独有的多元化民俗风情”,被誉为新疆民俗风情的博物馆。
“塔城”系“塔尔巴哈台城”的简称,因塔尔巴哈台山而得名。“塔尔巴哈台”系蒙古语,意为“旱獭出没的地方”,因此地产旱獭,故名。
“塔城”民族语文名称,则源于塔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楚呼楚这个地名,“楚呼楚”,蒙语,木碗之意,维吾尔语译称为“缺切克”,哈萨克语转音为“乔协克”。
塔城市境内有克塔高速公路经过,该项目起于克拉玛依市三坪水库(接奎屯至克拉玛依高速公路和克拉玛依至乌尔禾高速公路),经托里县、铁厂沟镇、额敏县、团结农场、塔城市,终点位于巴克图口岸,主线全长218千米。
巴克图口岸海拔460—480米。巴克图口岸隶属于塔城市,距离市区仅12千米,距离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8千米,该口岸是新疆离城市最近的口岸,也是距乌鲁木齐市最近的口岸。有国家二级公路直达。
巴克图口岸作为陆路通商口岸已有200多年历史,这里曾是中外商人云集之地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1989年国家批准塔城市为开放城市,1990年10月20日,巴克图口岸临时开通。
1992年塔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进一步开发城市,巴克图口岸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3月14日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1995年7月1日正式宣布对第三国开放,成为新疆三个向第三国开放的一类口岸(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巴克图口岸)之一。
塔城机场位于塔城市东,距市中心28.5千米。该机场飞行区等级为3C,可起降ATR-72型以下客机。塔城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等中型客机,外运经巴克图国家二级公路直通哈萨克斯坦谢米州等地。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古老的塔城,曾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道之一。
塔城是新疆西部重镇,是举世闻名的百年商埠。从蒙新高原至中亚细亚古代居住的主要是游牧民族,如匈奴、月氏、乌孙、鲜卑等,各游牧部族与汉族人民之间早就有互通有无、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的历史。
各草原少数民族间通过贸易,从汉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处换得粮食、丝绸、布匹;汉族人也从少数民族那里换得牲畜、皮毛等产品。少数民族和汉族间长期的友好往来,共同发展了生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丝路史话》对当时途径塔城的丝绸之路是这样记载的:“阿勒太道:从鄂尔浑河、色楞河上游,过杭爱山,经科布多盆地,穿过阿勒太山,沿乌伦比河,向西至塔城直趋塔拉斯河中地区。”可见这条丝绸之路从古就有,到了元代就更加通行无阻。
在近代,由于俄国建成吐西铁路,阿亚古斯为枢纽站,距塔城近且平坦,东西方商货经塔城畅流。塔城成为中国北方联结中亚、西亚的重要商道中转地。
草原丝绸之路途经塔城,塔城作为北道一个重要的商埠,美丽的丝绸赢得了中亚、西亚和欧洲人的喜欢,畅通的草原丝绸之路给塔城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塔城仅仅是丝绸之路的支线,但在塔城对外交往史上确实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巴克图口岸有200多年的通商历史,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塔城边民与俄罗斯边民之间的商贸活动已经开始,乾隆三十年(1765年),继伊犁之后,塔尔巴哈台就被清政府增辟为新的官方贸易点。来自祖国内地各种织工精美、质地优良的绸缎和茶叶在这里成为主要的商品与哈萨克的马、牛、羊等进行交换,塔尔巴哈台成为全疆第二大贸易中心。个别年份这里的交易量还超过第一大贸易中心的伊犁。
当年从内地运至新疆的丝绸总共是7700匹,其中运到塔尔巴哈台的是1500匹。在塔尔巴哈台交易最多的一年(1767年)是5000匹丝绸织品。这里设立的楚乎楚牧场就有交易得来的马4000余匹。开展贸易没有几年,塔尔巴哈台的丝绸贸易就呈剧增态势,这是由于哈萨克商队选择就近贸易的结果。以后清政府采取提高丝绸价格的办法,把这里的一部分商队分流到了伊犁,但在乾隆后期仍有一些年份塔尔巴哈台的丝绸贸易额均超过伊犁。乾隆年间,清政府在塔尔巴哈台开展丝绸贸易共31年(1765—1795年),总共交易量约8万匹。
咸丰元年(1851年),清朝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这是塔城巴克图口岸对俄(苏)官方贸易的开端。咸丰二年(1852年),沙俄在塔城设立贸易圈。从此,俄国商品大批进入塔城,同时新疆土、畜产品亦通过口岸输入俄国。
双塔公园于2001年4月由塔城市投资,对原有的绿地进行改造扩建,现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双塔公园是以园内的2座古塔得名,东南角的塔名为赛提喀玛勒清真寺宣礼塔,始建于1885年,是以第一任大毛拉赛提喀玛勒而命名,当时赛提喀玛勒发动各族穆斯林群众募捐修建,塔顶关楼为八角形,墙面和拱顶为宝蓝色釉砖贴面,顶端耸立铁质新月,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
西南侧这个古塔叫哈纳喀清真寺宣礼塔,始建于1910年,是乌兹别克族艾则孜发动各族穆斯林群众义务修建,塔顶尖峭,耸立一轮铁质新月,吸收了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特色。2013年5月这两座古塔被中国国务院命名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红楼博物馆是塔城市历史悠久的地方标志性建筑,1999年7月,红楼被定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塔城红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被自治区宣传部命名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