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北县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萝北县隶属黑龙江省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与三江平原交汇处,县境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46.5千米,西北与嘉荫县相连,西以梧桐河为界与鹤岗市、汤原县毗邻,东与绥滨县接壤。
萝北县面积6784平方公里,下辖8个乡镇63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凤翔镇。
萝北县,以山得名。境内有托萝山(今名山),设治时因治所在托萝山北,故名“萝北
”。
1958年11月,将宝泉岭农场划归鹤岗市。1964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准,将宝泉岭农场划归萝北县。1985年1月1日,将萝北县划归佳木斯市领导。1987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划归鹤岗市领导。
萝北县东起肇兴乡大江通岛,西至鹤北镇梧桐河东岸,南起苇场乡松花江北岸,北至太平沟乡嘉荫河南沿,南北长131千米,东西宽108千米,辖区总面积6784平方千米,其中县属面积2167平方千米。
萝北县境内黑龙江年过货能力150万吨,可停靠5000吨级货轮。水路经名山口岸可以与俄罗斯等东欧独联体等国家开展对外贸易,又可以通过建还联运与世界各地进行经贸往来,陆路可通过哈萝高速公路和鹤北铁路通程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利。在黑龙江省各沿边口岸中,名山口岸距省城最近。
1968年至1979年间,22596名知青分别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哈尔滨及鹤岗各大中城市来到萝北,分布到萝北各乡村及农场,其中县内知青1300名,宝泉岭所辖各农场知青21296人。这些知青在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及其它各条战线做出了突出贡献。知青濮存昕是著名影视明星,主动捐款30万元,为宝泉岭管局设立了“助学基金”。
从1932年到1945年的十几年间,先后有4500多名抗联将士战斗在萝北的江河湖汊、森林荒原、发动了近百次游击斗争,重大战事就有15次之多。突出的战斗有夜袭萝北县城,重创了日本侵略者,消灭日军三十多人。在袭击梧桐河金矿中,伟大的民族英雄抗日将领赵尚志血洒萝北大地。
萝北县拓荒的历史是从清末萝北建县之初就已经开始的,垦荒文化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即军垦文化、青垦文化、民垦文化、它垦文化。
1955年,以杨华为首的第一支北京青年垦荒队,首先来到萝北建点垦荒。杨华高举垦荒的大旗在萝北乃至全国掀起了城市青年支边垦荒的热潮。
萝北有多处的人文自然景观,龙江三峡国家森林公园、名山岛综合旅游区、望云峰滑雪场、大马河漂流站、太平沟黄金古镇、太平沟地下森林等著名的景区、景点。以滑雪节、滚冰节、开江节暨饮食文化周、“7.16”戏水节等活动为主线,形成了有北方边陲特色的冰雪文化、休闲文化,旅游文化。
萝北县境内,经考古调查,2010年以来发现位于团结砖厂的隋末唐初的靺鞨墓地。墓地在砖厂西部一沙漫岗上,北距县城凤翔镇约1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