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苏炳文广场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苏炳文广场,是为了纪念民族抗日英雄苏炳文而修建的,建有苏炳文将军主题雕塑、欧式塔楼、音乐喷泉及休闲娱乐配套设施。
苏炳文将军1931年10月1日在海拉尔向全国通电发起全国全面抗日的宣言,在嫩江一带领导了海满抗战,时任呼伦贝尔最高军政长官,解放后任黑龙江省体委主任,中央政协委员等职。
上个世纪30年代苏炳文将军在海满地区组织抗日,他作为当时呼伦贝尔最高军政长官,血战江桥,誓师海满,东赴嫩江、北进苏联,威名传遍华夏大地。
海拉尔人民以苏炳文将军之名命名和建设广场,表达了海拉尔30万各族人民对将军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寄托了海拉尔人民永远珍爱和平的美好愿望,苏炳文广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和平公园等组成海拉尔区别具特色的红色旅游风景线。
附苏炳文简介:
苏炳文(1892.10.22——1975.5.22),字翰章。辽宁新民人。毕业于奉天陆军小学,北京清河陆军第一中学,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1930年,任东北陆军第十五旅旅长兼海拉尔镇守使、中东铁路哈满护路司令、呼伦贝尔警备司令、第二旅旅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坚持抗战。1932年3月31日,在海拉尔通电就任黑龙江自卫军总司令,拒绝日军高官厚禄之利诱;10月1日,就任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司令;12月,因弹尽粮绝,退入苏联境内。
1933年6月回国,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中将委员。“七七事变”以后,苏炳文以为报国有期,屡次请缨奔赴前线,但国民政府不理不问。南京失守后,他随国民政府迁居重庆,就任上将军事参议官。
1938 年8 月,任军委会风纪巡察团第三团主任委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以“思想异动,不满现状”为由,迫其退出军籍。这时,他对国民政府已失去信任,只身返回东北的新民故里,以筹办工厂为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锦州之际,与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策动部队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苏炳文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委员。1954年,又被推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第三届委员。同年12月,就任黑龙江体委主任。他还先后任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等职。1975年5月22日,病故于哈尔滨黑龙江医院。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