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要塞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这是日本关东军为进攻苏联修筑的防御阵地。由5个主阵地和4个辅助阵地组成,以敖包山、北山阵地为主体,残存各种工事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地下通道总长约4000余米,各类用房50多间。是国内同类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
海拉尔要塞更是劳工血泪和生命筑成的要塞现在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伦贝尔市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海拉尔区独有的特色旅游资源。也是现有景点中最具观赏价值、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现已更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
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北山遗址,位于海拉尔城区工人新村北部的敖包山下。海拉尔要塞也称海拉尔筑垒地域,是日本关东军为进攻苏联,在中国东北边境设立的15处军事工事中最大的两处之一(另一处为黑龙江省东宁要塞)。
海拉尔城区西、北、东三面地形突起,北部的敖包山是市区的制高点。以各抵抗枢纽部为防御主阵地,以设立在各抵抗枢纽部空隙间高地的辅助阵地为策应,从整体上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是以敖包山、北山阵地为主体,由地上与地下相连通的两部分组成,地下工事距地面12至17米,采取地下掘进式建成。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位于海拉尔市区北部山上,距市区2公里。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关东军为进攻前苏联,于1934年至1939年期间,在中国东北边境设立的15处军事工事中最大的两处之一,于1934年6月动工,1937年末竣工,到现在已有70年的历史。
海拉尔要塞遗址共有5处主阵地和4个辅助阵地。其中北山遗址是目前国内现存日军要塞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是地上和地下工程最为复杂、规模最大、各种设施齐全的环形防御阵地,是整个军事工事的指挥中心。日本关东军第80混成旅团司令部设在这里。曾被当时的军事家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该遗址占地21平方公里,现已开放3平方公里。该遗址的地下工事深17-21米,目前已勘测各种工事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地下通道4000多米,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房间50多间,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工事当时在地下完全能够保证基本生活及作战供给,苏联战地记者称之为“地下城市”。
地上部分建有30多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明暗堡和顶盖工事。还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掩蔽部及观察所、指挥所,有迫击炮、火炮阵地和防坦克壕等。其中的北山阵地,是国内同类遗址中地上地下工事最为复杂、规模最大、各种设施最全、保存最完好的一处环行防御阵地,也是海拉尔防区的指挥中心。目前部分地下工事向游人开放。
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史和我国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真实记载,也是中国劳工修建工事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