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府
董府距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1 7千米,在吴青公路北侧500米处,该府西临黄河,北倚秦渠,南与牛首山遥遥相望。
董府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围夯土院墙东西长123.4米,南北宽117米、高8.5米,顶宽4.35米,基宽8米,现府四周占地面积47685平方米,内寨1万多平方米。
做为一个古代建筑群体的“董府”,主要部分是保存下来了,可惜它的外寨因战祸和多年的破坏早已不复存在。
董府是清末著名将领甘肃提督董福祥的府邸,因董福祥官加太子少保衔,又称“宫保府”。董福祥(1839—1908年)、汉族、固原人。
在19世纪60年代因不堪忍受清朝廷腐败统治和压迫而倡集团练起事反清。后兵败投降湘军刘松山。1875年,追随左宗棠参加了收复新疆的战役,屡立战功,战后率部戍守西陲十数载。
先后任阿克苏总兵、喀什噶尔提督、甘肃提督等职。授尚书衔,加封“太子少保”。
义和团运动时期,奉调入京,充武卫后军统领,受慈禧太后宠爱。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董福祥率甘军抗击八国联军,杀死日本外交官和德国公使,围攻外国使馆,血战正阳门。
北京沦陷后,董福祥保驾西太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又被封“随扈大臣”,节制满汉兵权。
“辛丑条约”时洋人坚持杀董福祥,西太后力保免死罪,留太子少保衔,革职还乡。
虽然历经百年风风雨雨,董府的主体建筑依然保存下来。
2006年,董府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