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新中国首座民族文化宫——天津市民族文化宫
1957年12月,一座具有天津市民族工作里程碑意义的特色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并投人使用,这就是新中国首座民族文化宫——天津市民族文化宫。
作为新中国首座民族文化宫,天津市民族文化宫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了天津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元、共生、繁荣,为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成为津门各族儿女的文化情结。
石榴花的芬芳曾在此绽放,文化艺术的春天曾在这里盛开,回忆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时光。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民族文化宫原建筑已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时代风貌让曾经的海河儿女铭刻在心。值此国庆七十周年之际,一座崭新的民族文化宫,也正以笃定前行的蓄势待发之势,再次屹立于津门。
新宫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是原来的3倍。
新建的民族文化宫保留了原来民族文化宫“一场一厅”的设计,并且将剧场座位增加至374个。此外,新建的民族文化宫设置了一个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可以在这联欢联谊。还新增了图书阅览、非遗展示、电影体验厅、录音棚、培训室等20个小的功能空间。”
天津民族文化宫新建项目增加了民族体育发展基地的新功能,建设了3000平米体育设施。民族体育中心有球馆、剑奴馆、武术摔跤馆等,很多少数民族的特色体育项目,如珍珠球、毽球、蹴球、射箭射弩等都能在这里举行。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