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辽河老街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老街位于辽宁省营口市辽河大街西段,全长1.3公里,整个街区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营口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辽东湾东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左岸。营口因港而兴,因港而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
辽河老街是营口市的发祥地,是我国北方港口文化和民族工商业的缩影,是探究营口城建史及城建特色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东北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百年商铺博物馆。
自1858年开埠以来就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通商口岸,如今更是环渤海经济带上重要的一个节点。
老街里的“瑞昌成”“东记银号”“兴茂福”等一座座标志性的古建筑是其历史的见证,是营口这座城市的符号,是这个城市的缩影、更能体现这个城市厚重的底蕴。
该街背靠渡口的地理优势,使营口的口岸贸易首先在此兴起。清雍正四年(1726年)营口修建天后行宫时,辽河老街就是客商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街市。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营口正式开港,作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国内富商咸集于此,西方各国商人纷至沓来,老街上华洋同处,中外并陈,商号林立,贸易聚兴,成为近代东北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
辽河老街两侧现存百余年的近代建筑31处,它们不仅形式、用途多样,更有中西合璧之美,更反映出中西文化的逐步融合。在一个区域内有这么多近代建筑能保留下来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辽河老街也因此受到国家、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享有“近代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营口老街被历史冲刷了280余年,承载着营口市厚重的历史。它是这座城市的发祥地,也曾是营口政治、经济、文化和海运的中心,是我国北方早期港口文化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营口辽河老街被誉为中国北方“露天的百年商埠博物馆”,加入了中国步行商业街协会,与北京王府井、成都宽窄巷、上海新天地等全国知名商业街成为伙伴会员,跨入中国商业街的行列。
借助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在营口大发展的强劲势头下,辽河老街承前启后,延续百年商贾繁盛,凭借其独特的文化气质,不可复制的历史资源和先进的商业管理模式,将打造成为一条反映营口历史、凝聚营口文化、突出营口特色,展示营口发展的,集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