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2022-05-18 18:04:13)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哈尔滨历史上的松花江站

1896年6月,沙俄依据《中俄密约》攫取了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利用松花江向中国境内运输筑路人员和物资。当时,待选枢纽站站址有两个,一个是伯都讷(现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另一个是哈尔滨,两地都位于松花江边,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但经勘测发现,伯都讷地势低洼,较大船只无法通航,不利于修筑铁路;而哈尔滨江面宽阔,南岸是黄土岗,有利于未来城市建设。于是,枢纽站设在了哈尔滨。

1898年6月9日,中东铁路工程局全班人马,乘“布拉戈维申斯克”号轮船抵哈,在现小九站登岸。经商议,工程局决定在松花江南岸修建码头和车站,以便转运筑路人员和器材。数以千计的中国劳工风餐露宿,在现斯大林公园一带平洼筑坝,修建路基建和站舍,还在在现友谊路一带建起货场、木材厂和临时机械总工厂。

因车站位于松花江边,故称松花江站(也有埠头站之说)。1899年3月4日,松花江站与阿什河站(今阿城站)临时通车,哈尔滨历史上的第一列火车驶向阿什河站。

1898年至1902年5年间,是松花江站鼎盛时期,此时中东铁路尚未通车,该站成为中东铁路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当时,松花江堪称黄金水道,水丰季节百舸争流,车站和码头运输繁忙,货物堆积如山。据史料载,1898年至1902年5年间(中东铁路全线开通前),沙俄通过松花江水陆向哈尔滨运输了大量筑路物资,主要是钢轨、机车车辆和金属产品。同时,沙俄也将从中国东北掠夺的粮食、木材等物资,以及、牛马及皮革等,通过水路运回国内或向其他国家出售。此外,沙俄木材商在松花江上游(吉林)非法采伐的原木,组成木筏,顺流至此,经火车倒运牟取暴利。

原松花江站沿江铁路,远处“老江桥”依稀可见

松花江站的萧条始于1903年后。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站建成运营,原水路运输货物改为铁路运输,使松花江站运量锐减。

此外,1901年和1914年,松花江遭受两次大洪水,九站以东江主流移向太阳岛方向,码头出现淤浅,大宗货船难以靠停。到1918年,车站以东至松花江铁路桥之间江岸逐渐萧条,大宗客、货运船舶,只能在道外码头靠岸。
1912年前后,埠头区(现道里老区)变成商业区,到江畔和太阳岛观光、游览、避暑的中外游人日渐增多,由于部分闲置在岸边的铁路阻碍游人,中东铁路当局拆除部分线路,修缮堤面,绿化江岸。以后,俄国商人在江边建起“亚道古鲁布”水上餐厅(现铁路江上俱乐部),至1924年,岸边出现精巧的俄式风格的冷饮厅和凉亭,相继又装点了一些俄罗斯雕塑艺术小品,如俄罗斯少女、北极熊等。1938年,被正式辟为“江畔公园”。

现斯大林公园中段江畔冷饮厅和江畔餐厅建筑,均为松花江站晚期站舍(车站房舍),东侧的冷饮厅始建于1928年,西侧的江畔餐厅始建于1930年,两幢建筑的改造设计师同为日本人大谷周造。早在1938年建江畔公园时,东侧的站舍便改成了冷饮厅,两幢建筑现均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1953年,哈尔滨市政府扩建江畔公园,迁走货场,拆除铁路,向南扩展30米。1954年,新辟了游览路,进行大面积植树绿化、美化,改名“斯大林公园”。

1957年,哈尔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又将江堤加高、加宽。经1958年后不断规划改造,变成今天集园林、防汛、游览、休闲为一体,且遐迩闻名的沿江风景线。

岁月荏苒,昔日松花江站旧事早已随波远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