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中学史话钩沉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天津海河中学史话钩沉
天津市海河中学之所以被众多文史及教育专家赞誉为“兴学沃土”、“教育宝地”、“历史名校”,是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创造出许多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辉煌。
早在1873年,这里作为海军教习所,为清朝北洋水师培养军事人才。
1886年,经李鸿章批准筹建“博文书院”,从此奠基了“博学治文,教育救国”的历史文脉。
1895年盛宣怀奏请朝廷批准,创办北洋西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这里又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大学的发祥地。
1907年,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德国政府出资派员在此成立德华中学,引进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治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大批教学仪器设备。1919年民国政府接管后改名为大营门中学。1924年直隶全省第一所女子专门学校诞生于此,开始了长达44年的女子专门教育。
1949年,天津解放后,更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
1968年,以天津母亲河命名为天津市海河中学,学校开始男女生兼收,改革开放后成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
新世纪伊始,又被确定为天津市高中示范校。
附录:【博文书院】
这就是海河中学所在之地立校之始,由此下衍百年兴学不辍,历史证明这里确是海河西岸的一片兴学沃土!
附录:【北洋西学堂】
附录:【北洋大学】
北洋大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岁月,共培养出3000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材,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如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就是北洋大学1907年的赴美留学生。
北洋大学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也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我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就是于1936年在北洋大学研制成功的。
下联是:
河山光复,母校重兴,恢宏于抗战胜利周年,负储才建国之重任,双十前,欣逢盛典,再听弦歌,旧侣集一堂,新俦满舆宇,共祝千秋万祀寿无疆。
这副长联颇能反映出该校历届校友对母校的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