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2020-09-28 07:59:29)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随笔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两次被焚烧的教堂——天津望海楼教堂

坐落在天津三岔口一带海河北岸的望海楼教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遗址。这里原有一座望海楼,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时游玩的地方。这一带车船交汇,商贩云集,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望海楼的旁边,还有香火旺盛的崇禧观、望海寺等庙宇。

望海楼在河北区狮子林桥旁口,原名“圣母得胜堂”。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法国天主教会所建。1870年6月,因法国天主教会拐骗残害儿童,教堂被天津人民烧毁,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火烧望海楼”,是一次以反洋教为中心的反帝斗争,史称“天津教案”。

事件发生后,清政府却杀害了16名爱国群众,赔银40万两。1897年法国天主教会重建教堂。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教堂第二次被焚。1904年第二次修复。  

原建的教堂系仿巴黎圣母院形式,为砖木结构哥特式建筑,正面有3个塔楼,呈笔架形状,中间为钟楼。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时震损严重,1983年修复。望海楼教堂已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教堂是1869年6月法国天主教徒在租界外三岔口处修建的,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物,也叫天主教大会堂或胜利圣母堂,砖木结构,高10米,长30米,宽10米的,平面呈长方形。除塔楼外大部分建筑为二层,青砖墙面,尖拱式门窗,入口两侧设有扶壁,内部有三道通廊,中廊稍高,侧廊次之,属巴西利卡型。另有平顶的塔楼,后来又在礼拜堂四角设立了小角楼。教堂具有哥特风格。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使法国获了在中国“各省租买地”和“建造自便”的“权利”。1862年,法国攫取了望海楼一带方圆15亩地方的“永租权”。1896年12月,法国传教士谢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观,在原来地基上盖起一座规模可观的天主教堂。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呈长方形,前边有3个钟楼,仿佛3个笔筒。法国传教士给这座教堂取名为“圣母胜利之后堂”,并将此名用法文刻在教堂钟楼正面的大理石上。当地人称这座教堂为“望海楼教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