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咽喉——河津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河津古称绛州龙门,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因地处滨河要口,当黄河要津,故名。
河津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隅,吕梁山南麓汾河与黄河交汇的三角地带,东迎汾水与稷山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有台地与万荣县毗连,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乡宁县接壤。
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河津市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集居。
龙门,最早记载于《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战国时期魏国的军事要塞皮氏邑位于河津市,汉代在此置皮氏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为龙门县,从此“龙门”专指今薛仁贵故里。
位于河津市城区东紧临候西铁路和108国道6公里处的修仁村,村东的土岗名曰白虎岗,岗上有薛仁贵及其妻柳氏居住过的土窑一孔,亦称寒窑,高宽均为1.7米,清末民初灶、炕犹存,窑侧有白袍洞一所,内塑薛仁贵及其妻坐像。
真武庙(亦即玄武庙)位于河津市城区三里许的西北隅紫金山麓的九峰之中,因其状如龙,故俗称九龙庙、九龙头。真武庙居势高峻,三面临空,形状似岛,又因岗头遍岭是青松翠柏,故有“卧麟岗”之称。清咸丰十一年,崇文社王照离等人在创建崇文阁、纯阳洞时题名“麟岛”。
黄河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河津与陕西韩城交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一泻千里。
传说龙门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称禹门。“鲤鱼跳龙门”指的就是禹门。《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
“河津”一词首见于汉代地理名著《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意谓黄河津渡。河津人才辈出,春秋时晋国上大夫郤缺夫妻相敬如宾为人称道,河津别名“如宾乡”即源于此。代表人物有屡立战功的唐朝名将薛仁贵,辛亥革命首义太原的总司令姚以价,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等。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