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2017-09-12 10:00:33)
标签:

文化

分类: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矶驳岸

槐山矶石驳岸,位于湖北江夏区金口街槐山西麓长江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在槐山脚下。此驳岸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长江上仅存的一处古代航运建筑设施。

金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 自古就是长江上的一处贸易集散地。因槐山矶突兀江边,悬崖峭立、暗礁密布,漩流湍急,船只至此难以上行和停靠。不时有船只颠覆遇险。于是地方当局筹资修建了这一供过往船只行路拉纤和停靠,兼以防止山体被江水冲刷的驳岸。驳岸全长247米,平均高度7(最高处9.3),分三层台阶依山就势而筑。

底层台阶因地势而调平,平均高度3米左右,宽22.3米,第二层台阶高2.3米,宽22.3米,上层台阶高2.3米,宽5米左右。三级台阶即三级纤道,行若坦途。

上层台阶临江面还装有瓜棱式顶望柱130根,花岗岩石雕凿的栏板129块,抱柱鼓石163块。根据江水缓急,设有"牛鼻式"缆石,以梅花桩式的结构嵌入驳岸墙体,由下至上逐渐增多,共计222处,并且在第三级纤道平面内侧还凿轴窝等以便撑篙系缆。

驳岸采取一横一丁错缝平砌的方法,以大块花岗岩方整条石构筑,壁面底层间有少量红砂石。在距驳岸南端100米处,第一、二级纤道中各建有一个宽1.3米,高1.8米的券顶式涵洞。两涵洞上下相通,深10余米,直入山体,其作用在于排泄山体渗水和便于上下纤道的通行。

纵观整个驳岸,气势雄伟,布局合理,构造精巧,极具明代雄浑大气的建筑风格。

2013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

 

竹 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