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不可移动文物
——静海火车站

在津浦铁路线上的静海站,保留着一处百年铁路工业遗存建筑群落:百年老站房、百年老公事房、百年老道班房、老站台、老平交道口。
尤其是具有日耳曼风格的百年老站房,其设计、建造之精美,保护程度之完好,完全可以和天津市五大道上的任何一座外国小洋楼相媲美。
在百年古树的衬托下,百年老站房更显得古色古香,格外引人注目。
近年来,静海站为了对本站职工进行爱国、爱路、爱站教育,在静海站老站房的一层大厅内设立了静海站站史室,并展出实物:静海站早期使用过的日本
“精工社”机械挂钟和中国上海“三五牌”机械月历座钟,手摇铃铛,手摇磁石电话,手提信号灯,客票日期机,客票穿孔机和货车施封钳等;展出资料:早期津浦铁路的线路图,静海站各个历史时期的老照片等。
静海站的百年铁路工业遗存建筑群落、静海站站史室会同正在使用中的现代化铁路装备,构成了一个正在运营之中的
“铁道博物馆”,记述着静海站的前世与今生。
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距天津市区40公里,东临渤海,西连冀中,南临沧州,北接津京,素有“津南门户”之称。
1907年12月,清廷与英德银行签订了津浦铁路借款合同。1908年6月,津浦铁路开工修建。同年,津浦铁路展筑至静海,修建了静海站。
静海站由德国工程师设计建造,只有到发线股道2条、侧线股道1条、旅客站台2座、旅客平交道口1处、站房1座、公事房1排。此外,在静海站旁侧还配置有静海道班房1个。
刚建立时,静海站的客货运量很小,但是静海的土特产品独流老陈醋、独流白酒等得以从静海站装车运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1922年,在直隶省第一次工业观摩会上,独流白酒荣获中等奖。
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平津,沿津浦铁路向南猖狂进攻。国民革命军李文田率部在静海一带抗击日军,掩护着铁路机车、车辆和大批难民沿津浦铁路通过静海站南撤,终因寡不敌众撤离静海,静海站落入日军之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驻守在静海站的日军在静海站第一站台上列队向中国抗日军民缴械投降。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没等修通被战争破坏得支离破碎的津浦铁路就挑起了内战,导致静海站在1945年底至1949年2月期间停止运营。
新中国成立后,静海站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1977年,津浦复线铁路修通。1987年,静海站完成发送旅客408368人,到发货物148.1147万吨,日均装卸车75辆。静海站从津浦铁路上的一个末等小站迅速地发展成为客货兼办的三等站。
进入21世纪,静海站已发展成为客货兼办的二等站。在这里可办理到达全国各站的旅客、行包和货物运输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静海站历经数次改扩建,但站内原始布局依旧。百年铁路工业遗存建筑群落保存完整,一部分铁路可移动文物也得到妥善保存。
2007年,津浦铁路静海站被列为天津十大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竹 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