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八廓街(又称八角街)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随笔 |






这座美丽的宫殿引起了无数朝圣者,渐渐地踏出这条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最初这只是一条普通的路,后来成为朝圣者的转经路。
“廓儿”意译为“圆圈”,引申为转经。八廓是中间的转经路,相对于它的,里面有“囊廓”,是大昭寺里的一圈转经回廓;外面有林廓(意指世界外围),是围绕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拉萨老城转一圈。
从早到是晚总有数不清的转经者匆匆走在这3条路上,用脚步积累他们的功德。有不少人虔诚地从遥远的地方磕着等身长头来到拉萨。朝佛者构成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
拉萨人里,许多都是朝佛者的后代。八廓街有几处古迹可多留意。它的四方有4根法轮柱,就是那根缠满了五色经幡的高大桅杆。竖立法轮柱,以示教法的尊严,这个传统始于吐蕃时代。转经的人一定要从它的外围走,否则会被视为不轨。
香塔在八廓北街偏西一点。每年迎请未来佛的时候,要先在这里举行仪式。这个塔还是祈祷财神的地方,香火终年都特别旺盛。
香塔旁边有个朝东的衙门,从前是拉萨市政衙门,藏语叫“朗子辖”。里面的屋子阴森森的,大部分用来关押犯人,现还存在有不少刑具。
香塔附近有条向北的小巷,通向一个叫 “冲赛康”的市场,这个集市在拉萨的历史最悠久。市场边上有一所古旧的3层楼房,就是当年清政府的驻藏大臣衙门。
八廓街路东与大昭寺仅一墙之隔,有座高3层的古寺叫“墨如宁巴”,建于吐蕃时代,虽历经各代重建,但藏巴神殿还保留着吐蕃时代的风格。
传说,松赞干布的重臣吞米桑布扎曾在这里修改创制藏文的方案。在这个古寺的正南方向,也就是八廓南街偏东一点,有一所带院墙的3层宅第,建筑古旧却有气派,这里过去是吞米桑布扎的家宅。
西南角是著名的松却让讲经场,逢到举行祈愿大法会的时候,甘丹寺住持“甘丹赤巴”或者佛学界的高僧要在这里讲经数天,还将当众举行“拉让巴格西”的经辩,是西藏佛教界最高等级的考试。
八廓街是个购买旧货的好地方,临街的房子几乎都是商店,私营商业占主体,有房产的大约3000多家,流动的货摊有1000多家。坐地经商的除了老户人家以外,还有定居拉萨10几代的穆斯林和尼泊尔侨民。老工的首饰、宗教器具、藏刀、旧钱币、鼻烟壶以及民间用过的小玩意等都不错。
如果有人劲头十足地迎上前来向你兜售,要小心识别真伪,有些赝品经过特殊处理往往可以乱真。
广义的八廓街,还包括老街周围的一大片街区。幽巷里密密麻麻住得都是拉萨的老户,八廓街之于他们,他们之于八廓街,就像北京城里那些京味十足的“胡同串子”,形成一种独特的“老街文化”。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