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向集‧刘老师专栏】之十七 -- 朋至斯孚

(2013-05-01 14:10:06)
标签:

经典

刘君祖

文化

易經

刘老师专栏

分类: 如向集──刘老师专栏

榖雨节气前的四月中旬,我与内人以照作北京之行,京华十日,除了紧凑的演讲、座谈活动外,会见了许多朋友,旧雨新知聚晤一堂,甚是畅快。《论语》开宗明义,教人学而时习,接着便是远方来朋,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学习需自强不息,《易经》列为干卦第一,交友为厚德载物,属坤卦第二,尽己之性而后能尽人之性,方能与天地参矣!

12日上午在腾讯网的燕山大讲堂宣讲真正的儒家精神,就从正解《论语》学而时习的无上悦乐谈起。学为小子玩爻,揣摩人生问题,有所见解即为自觉,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引发无数小鸟练飞就是习。自习必犯错误,错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再生的能力就是复卦,不断剥极而复,一遍一遍尝试,终能走上正途,创造生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复是青出于蓝的创新,绝非复古,逝者如斯,大浪淘沙,伸足入水已非前水,剎那生灭,古何可复?颜回称复圣,即因夫子赞其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复卦一阳复始的初爻爻辞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夫子单举颜回,可惜天不假年,今也则无。核心的学习能力,看来就是改过自新,就能生生不息。

〈系辞传〉称:「无咎者,善补过也…震无咎者存乎悔。」又断言:「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学易可以无大过,并非夫子谦逊,实属悟道真言。戒慎恐惧才能补过无咎,《中庸》经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改过必须慎独,其指自己,不睹不闻则陷溺习染而不自知,自性蒙尘必然偏离正道。复见天地之心,复以自知,虽微小而能辨于物,复卦初爻一阳起于重阴之下,居内震卦之主,正是自性为独之象。震卦〈大象〉称:「君子以恐惧修省。」全可印证。宋儒以后,不识独为天性在己之称,与命、性、心同属名辞,又将其字讲成别人,可谓大错特错。把开发独特自性的修为,变成了不欺暗室的道貌虚伪,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自性自觉后,还得诚于中形于外,开展跟群众的接触,各人有其独特之性,相处欲求和谐,就得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讲究君子时中之道。复卦外卦为坤,六四和内卦初九应与,爻辞故称:「中行独复。」各正性命为独,阴阳互济、保合太和为中,理念清晰明澈,绝无含混。大易与中庸相表里,四书的根柢在五经,《论语》为夫子结论之语,以因机触发的问答方式呈现,以上即为明证。近世经学衰替,微言大义闇没不彰,学者不求甚解,以讹传讹贻误后生,令人浩叹。

《论语‧里仁篇》的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宋代程朱开始就乱讲,说人若闻道,立死而无憾,好像很悲壮,绝非人情之常,如果这样,天下没人敢去任何道场。理学家口是心非的拘碍,社会名流人云亦云的盲从,孔子天上有知,都会哭笑不得。「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死不是指肉身殒灭,而是污染旧习的改过新生,朝过夕改,从善如流,正合剥极而复之意。闻道之后就应行道,以利益众生,哪有个人了悟后自寻解脱之理?这完全违背中华文化传统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精神。

公冶长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懂了之后就要去做,颜回子路深识其理。卫国贤大夫蘧伯玉以寡过为难,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五十以学易,加其数年可以无大过,都希望改过后有崭新的生命进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何德何能,学问全无根柢还厚诬先贤?

说透了,误解四书的根由仍在对五经缺乏一以贯之的认识。《大戴礼记‧曾子立事49》称:「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讲的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实《论语》该章前一则也在谈人犯错之事,几乎可视为同时夫子之言:「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什么人易犯什么错误,如何面对错误,改正还是隐瞒,都考验他的内心修为啊!复卦初爻有硕果含仁之象,其上的六二爻受其影响,故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易理精致入微,不知易真正没法懂中国文化!

朝闻夕死的祖本就是干卦九三,爻辞称:「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小象传解释:「反复道也。」文言传发挥:「行事也…与时偕行。」九三爻变为履卦,主于复卦之理而行,干示天道,三爻居人之正位,人行天道,精进不已,迁善改过是不二法门。

善补过则无咎,为易教主旨,我们且看复卦长达21字的卦辞:「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朋友切磋琢磨,可以规过劝善,这是人生颠扑不破的正理。

京华十日,还偷闲去郊区法海寺参观,明代的壁画深蕴佛理,画技举世无双。趁便又去承恩寺近旁了解龚鹏程「天泰书院」的兴建情形。老友去年在江西龙虎山失足坠落深潭负伤,如今还栖栖徨徨奔走各地兴教弘道,令人赞叹。且录他书于书院大壁上的诗句以自勉:

独有千秋想
敢为时世妆
夜来攀北斗
云汉晤苍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